出梅后的养生之道
(2010-07-17 15:00:19)
标签:
杂谈 |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夏季在北方容易造成“暑热”,在南方多是“暑湿”。饮食养生上,南北方就要各有侧重。
一、北方“暑热”,重在养肺润燥
中医认为“暑热”会伤“津液”,导致人们出现乏力、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
1、对付暑热吃水果。要多补充水分,多食用一些养阴生津、养肺润燥的水果,如西瓜、梨、提子等。
2、菊花煮粥或泡茶。用菊花、绿豆、百合、芦根来熬粥,能起到清热养阴的效果,也可用枸杞和白菊花(或金银花)泡茶。
二、南方“暑湿”,注意健脾清热
饮食最好以健脾、清热、去湿为主。
1、多吃陈皮、薏米,或用赤豆、绿豆、黑豆或苡仁三种食物煮后饮用,可健脾祛湿。荔枝、龙眼、芒果、榴莲等导致湿热产生的热带水果,不宜多吃。
2、解渴莫过猪肉汤。猪肉排骨汤里含有大量电解质、氨基酸,这些成分恰恰是高温的夏天,人体最缺少的东西,所以炖一锅排骨汤,喝汤吃肉是简单易行的夏季养生之法。在炖汤的时候,把浮油去掉,加些冬瓜、葫芦、海带等。
3、姜片消暑湿。梅雨天多吃些姜可达到消暑祛湿的功效。把生姜放在菜里一起烹饪,或者切两片放嘴里嚼,还可以煮生姜水当茶喝。如果梅雨天受凉,可用生姜 50克煎服,以避免湿邪侵身。
夏吃绿豆粥,南北都适宜。对于我们从事外场工作的机务人员来说,夏季的高温容易造成气虚,建议适当吃一点西洋参。
健康是对自我,更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
文/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团委——冯丽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