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胡立根教师工作室: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复评个人陈述

(2011-06-29 11:56:48)
标签:

专家

复评

胡立根

教师

工作室

教育

分类: 南粤名师

http://s16/middle/66b3a67d4a6d1c999813f&690

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复评个人陈述

胡立根

 

 一、学术影响力。

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行政的权威,但还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本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多万字。6篇论文收入《新华文摘》或人大资料全文复印;多篇论文收入语文教育研究权威史料。提出的汉民族传统思维“具象的抽象”的观点,成为学者研究中国寓言史的参考。在全国首倡中学语文教育价值论研究并取得理论性突破,提出的理论观点成为高校语文教学论研究和许多地方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语文学习心理流程、审美心理建构、“对话”式阅读教学观的研究,有全国性影响。

仅举三例:

1: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从新时期27年中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各领域发表的成千上万的论文中,精选了45篇论文作为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理论的代表性成果,我的成果忝列其间。深圳只有我这个成果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只有三篇论文入选。

2:中国语文教育丛书《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一书中,将我的阅读教学思想视作新中国五十多年阅读教学研究的代表性思想之一,曾以将近三千字的篇幅专门推介。

3:《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这一成果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初中版)和第10期(高中版)两次复印,许多杂志竞相发表论点摘编,被视为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成果。

近五年,完成深圳市规划课题一项(作为一线老师,拿到课题不容易)。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深圳市教育科研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12篇,主编书5部。多次应邀到省内外讲学、省“名师大讲堂” 做课。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将科组建设成深圳语文教学的一支劲旅,培养梁丽娜迅速成为骨干教师,获得市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2010年至2011年由省教育厅培训部门指定9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拜我为师,这些学员均已学成结业。

二、工作室建设

本工作室将立足深圳、辐射全省乃至全国,采取“研究生式、学徒制、小组合作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完成一个重点课题,培养一批名师,推出一批重要成果,将工作室建设成教育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孵化基地。

除常规措施外,将重点抓好六大推手,搭建五大平台。

六大推手分别是:课题拉动,课程促进,写作助推,阅读引领,案例研究,资料编写。

1.课题拉动:我们拟研究的重点课题是“中学‘新语文教学方式’的建构”。我们将用这个课题来统领三年的工作。

2.课程促进:三年内每个成员必须开发并开设一门校本课程。本人认为,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因为教师工作一旦进入课程层面,他就承担了一份重要的责任,他必须面向学生,必须做深入的研究。而校本课程的研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范本,只能是一种开创性研究。这样,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就可以开发教师的潜能,让老师学有专长,真正有一门看家本领。

3.写作助推:凡进入我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包括我本人,要求每周完成5千字的写作    任务,一年20万字,三年60万字。可以是论文、感想、反思、案例、教育叙事。写作是促进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写,可以促进读,要写就要读,而且要读得深入,读得广泛,读得有收获和体会;写可以促进实践,你必须实践,才有东西可写,而且要做实践的有心人,才能写好;写尤其可以促进反思,促进自我的感悟与发现。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4.阅读引领:每人每学期阅读一本理论著作。

5.案例研究:每人一学期至少研究一个教与学的案例并展示一个课例。三年后工作室将    编辑案例研究集。我们认为,教师是实际工作者,案例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主要研究方式。案例研究可以研究别人的案例,但我们更要求研究自己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的发展个案。

6.资料编写:编写课题资料,包括实验课本、活动程序、读写补充资料、学案等。我们将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以资料的编写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常规教研能力。

五个交流平台是

1.博客群:最主要的交流平台。
    2.工作室通讯:工作室纸质通讯双月刊。
    3.教研沙龙:一学期两至三次沙龙。
    4.大型论坛:一学期举办一场论坛。
    5.展示课:一学期举办一次展示活动。

这样,我们将实施 3‘一’5‘六’”工程:

每个成员,三年内:

    完成一个课题,
        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练好一手字,

    读完六本论著,

    写作六十万字,

    发表六篇论文,

    完成六个案例研究,
        上好六节展示课。

能够做到这“3‘一’5‘六’”,他能够不成为名师吗?

三年结束,我们15人的工作室,将集体至少完成一本专著,完成一个重点课题,找到一种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式,编写一套教材,编写一套案例集,有近千万字的原创文字,发表90篇以上的文章。这个成果应该说相当可观。

三、课题研究

我们的课题是“中学‘新语文教学方式’的建构”。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中学”,不是小学。

所谓“中学‘新语文教学方式’”, 是指以言语表现与创造()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读写互动为基本模式,以写推读,读写互动,“读、写、思、创”一体化。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用写作推动语文学习”。历来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读,“在读中悟”,这对低年级很有效,但到了高年级,效果并不明显。从小学到高中,12年教语文,就教他怎么“读”,不烦才怪。中学阶段,是人生母语学习的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就要用高级的方法,只强调读中悟,最终会导致语文学习的高原状态;而且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学生主要不是不会读,而是不会写。一个阅读,教会了却总是不停地重复,而该教的却就是不教,荒唐!如果以“写”为本位,用“写”激发读的欲望,以“写”来推动阅读的深入。这样,以写带动读,教一可得二,应该能够形成语文学习的有效突破。

二是构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者互动平台。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只是学生写,老师基本不动。我们这种方式,强调老师和学生的写作互动,老师主要不是说,而是示范,而是带动。同时,利用网络和纸质平台,建立学生与家长、社会精英的读写互动,将家长和社会精英纳入语文教育系统,通过多方面与学生的读写互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真实的情境性和生活的实在性,有效地激发其学习激情,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语文学习局面。

我们的研究步骤:

编写实验课本,设计读写活动程序,建立互动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和纸质平台),进行教学实验。

我们认为这将是语文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它的价值在于:

它将有效突破中学语文学习的高原状态;

“以言语表现与创造为核心”,它抓住了“创新”这个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者互动平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能由此构建一种学生、学校、家长、社区、社会互相融合的教育文化;

师生同读同写,更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

对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建设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课题一定能获得成功。

一线老师做点事颇不容易,希望给力。

谢谢!

 

  

≌≌≌≌≌≌≌≌≌≌≌≌≌≌≌≌≌≌≌≌≌≌≌≌≌≌≌≌≌≌≌≌≌≌≌≌≌≌≌

来源:胡立根教师工作室

主编:王增海     责任编辑:刘海文    图文编辑:李嘉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