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秀美的红山文化太阳神

(2016-10-20 07:43:11)
标签:

杂谈

        秀美的红山文化太阳神
      红山文化太阳神,虽未见出土,却真实存在,且有多种造型,国内外知名的大博物馆中几乎都有收藏。可能是古制原因,太阳神不可随葬,因为最初的太阳神,是牛首人身的造像,它乃是神农氏炎帝的神像,地位至高无上,只能在庙堂中供奉,以福佑族人。
         此件太阳神的造型,符合多数红山玉器小型、扁平的特点,也符合初始太阳神造型的形制,为牛首人身,但此件太阳神却有它自身的特点:双角上部扁平,略向前弯,且顶端相连,富灵动之美;它自然跽坐、双手扶膝,仪态庄严,无疑是饱受“香火”的一方神圣。
         此太阳神高 10.65cm   宽 5.65cm   厚约 3cm,材质为河磨青玉。它琢制精巧,线条简捷而流畅,而在两角间与两腋处,还体现出一种原始的透雕工艺,彰显出它的秀丽和对称之美。因年代的久远,遍体不同程度地受侵、氧化,整体发生质变,上半部分受蚀较重,有比较明显的“阴阳面”和种种高古特征。
       (1)整体呈青绿色的外表,但仔细观察,却有多种沁色,双角上部边缘及耳部,主要有红褐色与糖色的块状与条褛状沁斑,沁色自然入理,与周边过渡自然;双角与肩部前后大面积覆盖着乳白色的、有似网油状的沁浆,富流动感,且柔润亮泽;在太阳神下半部,可见到沿冰裂纹的浅黄色与灰白色沁色,随着裂纹由表及里的深入,沁色则由深到浅;还可见到零星分布的棉絮状白色沁纹和点、块状黑色水银沁斑。
       (2)此太阳神全身遍布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氧化凸起,它们呈岛状或群岛状,颜色有的呈墨绿色,有的 呈青绿色,也有的保持着玉质原色。
       (3)  放大观察,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沁坑、沁疤,玉质松软处、绺裂处和某些工痕、刮磨痕处,出现一些比较深阔的沁沟、沁槽,如双角的上缘、耳后部及底部等处,皆可见到此种沁象;在光照下放大观察,会见到一些沁坑底部、蚀疤深处与孔内,有次生结晶堆积,熠熠闪闪。
        由(2)、(3)两条,就构成此太阳神周身的“橘皮纹”,这是自然天成的沁象,是岁月的留痕,任何人工都无法做到。
       (4)在光滑处,比较容易看到“立体通透”的形态,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高古特征。
       (5)上述所有沁象,都被覆盖于厚润的包浆之下,外观柔光幽幽,油润亮泽,使它成为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红山美品。

http://s2/mw690/001SAEMozy75LbSg8H751&690


http://s10/mw690/001SAEMozy75Lb9qtpn3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