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鱼红烧鲈鱼清蒸美食 |
分类: 好好的款待自己——我家的一日 |

中国人年夜饭最不能少的一道菜就是鱼。
因鱼与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 。
在古代,鱼的图案还有降妖除魔的功效,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吉祥的象征。
人们吃年夜饭时,都必须上一条全鱼,这条鱼还不能全吃掉,以表达年年有鱼(余)的寄托,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三十中午,去养护中心看老母亲,准备给她换上新买的衣服,到那一看,护理员已经给老人家换上了,好开心,一声“过年好”的问候,心里更是暖暖的。
餐桌上放着糖果和小食品,老母亲满脸笑容,急着给我拨花生吃。

午餐非常丰盛。

自然也少不了鱼。

红烧黄鱼。
陪着老母亲吃饭,帮助护理员给老人家夹菜。
老母亲总是最早吃完的,鱼、虾只吃了几口,更爱吃青菜。
饭后陪她散步半个小时,然后扶她上床休息,告诉她初二和先生一起来看她,会带些她喜欢的菜,陪她一起吃饭。
回家换了衣服,和先生装好年货去婆婆家。
保姆已经准备了12道菜,当然也不能少了鱼。
今年的年夜饭和往年一样是小叔一家和我们一家去婆婆家,不同的是少了公公一人,多了保姆一人。


新尝试蓝莓山药。
黄鱼,最初我准备做浇汁,先生觉得油腻,想做清蒸。
给他切好配菜,老先生亲自上手,非常成功。

最后上一道菜——清蒸黄鱼。

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按照旧时年俗,摆鱼也非常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
先生把鱼头朝向婆婆和公公碗筷位置。
另有风俗,鱼端上桌时的摆放,讲究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一般来说,鱼是宴席上的最后一道菜,而且一定不能吃干净,寓意年年有余。

给公公在婆婆身边备了碗筷,把他老人家曾经最喜欢的菜夹到碗中。
团聚时刻,每人杯中是客家娘酒。
连年有余,一个“连”字意味着连续和绵绵不绝。
初一,我和先生晚餐继续做鱼。

买了一条冰鲜鲈鱼,收拾好后用姜葱汁腌渍。

锅小鱼大,鱼被压的有些扁。

没有大葱和红辣椒,就用圆葱和辣椒片替代。

最后一道工序——浇热油。

成品卖相也不错,味道也一级棒。

吃鱼要有所留,有所余,这也是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是不可用尽。”留有余地是人生智慧,也是生活经验。
祝大家牛年大吉!连年有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