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桃符明朝朱元章爆竹杂谈 |
分类: 漫无边际 |
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而最具节日特色的仪式就是三十的早晨贴春联。
三十的早晨,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
一种说法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还有一种说法春联来源于春贴。春帖是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到了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
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
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
春联现在一般贴在各家的大门上。
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
还有给神仙的春联,给灶王爷的春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给“土地爷”的春联“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
给“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
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现在与时俱进,机动车也贴春联。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春联也从最初的手写到现在的印刷和立体刻字,形式也与时俱进。
今年女儿女婿回家过年,今年我家选购了悬挂式立体刻字春联。春联需要自己进行组装,特别有新意的,除了汉字,还有英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