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蓉城印象(六)

(2018-08-10 14:24:32)
标签:

乐山大佛

苏东坡

载酒亭

江轮

镇水

分类: 天南海北
蓉城印象(六)

       成都的最后一站——乐山大佛

        我和先生清晨7:00从成都市内的酒店出发,先坐高铁到乐山,然后打车,大约十点多到达景点。那一天适逢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游人很多。

蓉城印象(六)
蓉城印象(六)

       沿山而上,可以看到一处大大“佛”字,传说为苏东坡所题。苏东坡和乐山、和凌云寺和大佛还真的有着很深的情缘。
      
蓉城印象(六)

       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一位姓张的朋友要去嘉州做太守,苏东坡写了一首《送张嘉州》相送,首四句是“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苏东坡如此潇洒,连“韩荆州”也不愿意去结识,只想去做汉嘉守(即嘉州太守),这样就可以时常到凌云山喝酒游玩了。

       只因这一句诗,后人便在现在景区的山路上建了这座“载酒亭”。

蓉城印象(六)

         撞钟祈福。

蓉城印象(六)

         我们沿山而上,来到大佛背靠的山顶,这个角度可以俯瞰大佛。

蓉城印象(六)

      细观大佛,面容宽厚慈祥,慈眉善目,身躯高大伟岸,人们在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蓉城印象(六)
蓉城印象(六)

         人们可以排队沿两侧的凌云栈道和九曲栈道上、下山。原想通过凌云栈道下到山底,去抱抱佛脚,可是那天的人实在太多了,要下到山下估计得3个小时左右。

蓉城印象(六)
蓉城印象(六)

        放弃抱佛脚,可一定要瞻仰一下大佛的全貌。

        发现到江中有游轮,可以近观大佛全貌,于是和先生决定原路返回,然后前往江轮码头,乘江轮看大佛。

蓉城印象(六)
蓉城印象(六)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

蓉城印象(六)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不同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因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其造型已经完全中国本土化了

蓉城印象(六)
蓉城印象(六)

      江水湍急, 江轮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大佛附近。在佛前仅仅停留几分钟,由于大佛开凿在山岩间,有些内凹,只有江轮位于其正前方才能看清大佛的全貌,好在江轮在江中往返两次,你最终一定会看到清晰的大佛雕像全貌。

蓉城印象(六)

        江风习*习,心中不禁掠过一阵窃喜,看来当初果断放弃下山,选择坐江轮观大佛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我们两人的佛缘也真是不浅啊!

蓉城印象(六)
  
        先生兴奋的拿起手机来了一个我们两人的自拍。

蓉城印象(六)

       告别了乐山大佛,也到了我们告别蓉城的时刻啦。

      每一次旅行都会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旅途匆忙总想着回来后补记,可是每次都会漏过许多景点、许多感受也会随之淡去。这次蓉城之行回来之后,下决心补记所有的景点,许多点点滴滴也随之慢慢复苏,感觉故地重游一般。

       六篇博文,记录此次蓉城之行所游、所思所想,还有所吃.......,无一遗漏,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也算不虚此行!

       有缘再见——蓉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附庸风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