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到美国后,为了加强和女儿的联络,先生给我这个从不上QQ的绝世而独立的江湖大侠申请了QQ号,下载了微信,并建了一个微信群——“我们三个是一家”,每天的早晨,也就是女儿的傍晚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联络时间。
女儿到美国后话费送手机,选了iphone4s。由于在美国,一开始手机的主要语言是英文,女儿的微信大多也都是英文的。对于简单的会话和一些稍有难度的信息,对俺这个曾经在初中和大学当过英语课代表,也曾经怀揣过出国梦,学过老蓝本托福的人也还基本能看懂,可是对俺家先生却有些吃力。可是眼看着俺和女儿聊得热火朝天,一开始他在一旁看热闹,后来是有些不甘寂寞,最后发展到为了炫耀其英语水平不再俺之下,就在手机上偷偷的下载了翻译软件,来回的粘贴,也想参与到我们的聊天里来,不过也因此闹出了令人捧腹的笑话。
一次我和女儿聊刚到美国接触的人和事,突然一条微信跃然屏幕上:“翻译文字:据说,美国人大多是基督教徒,周末都要去教堂礼拜聚会。入乡随俗,你可否以此为切入点,熟悉了解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翻译结果:It
is said that most of the Americans are Christans,are going to
Church at the weekaend party.The Romans do,could you use this as
the staring point to familiar with United States Customs of
society.”,当时给我闹晕了,看看手机号显示应该是先生发过来的,想想这样的建议只有也只有这个老先生能想出来,可是......?刚开始还以为谁盗用了他的手机,
原来老先生想提些建议,同时也想炫一炫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过这第一次用软件不熟练,竟连带着将中文原文也原封不动的粘贴过来了,当时我这个笑啊,“噢噢,演砸了,演砸了......”!
不过这一次演砸了之后,老先生接受了经验教训,在参与英语对话的时候,记得将前面的中文删除,依然在我和女儿聊天的时候在里面搅合,甚至会装腔作势的纠正女儿的一些中文菜名,每每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击,告诉他不能全信软件。我也非常支持,尤其是女儿将中文菜名用汉语拼音直译过来的译法,比如麻婆豆腐、蒜蓉油麦菜等等,可是俺家老先生还挺顽固,总是坚持不懈的纠正着。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他的瞎搅合了,就用英文对他说:“shut
up!Laoyutou(闭嘴!老余头!)”!这老先生想用平时气我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干气猴”来还击我,结果翻译软件也还真不给力,
只是做到了“信”,可是完全没有达到“达”,那个“雅”就更别提了,竟然把这句话翻译成了“Dry
gas monkey(干燥的气体猴子)”,
一开始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看了一会忽然恍然大悟,紧接着就是几乎笑翻了,最后是笑的肚子直疼。
都说和世界接轨,这事现在离自己是如此之近。想着将来能更好的和女儿沟通,我们夫妻两个还真的要拿出一些时间,加强英语学习,先生也鼓励我要把英语捡起来,看得出来他老人家对我寄予了厚望,好吧,虽然有些畏难,但想着将来一起到美国看女儿,没有女儿陪伴的时候,也许只有俺冲在前面了,看来指望这老先生是不行了,到时候俺学好了,他就不用学了,俺可以搭讪一下外国老头什么的,那时候才“干气猴”呢;到时候他呀要是想搭讪个外国老太太什么的让他干着急,呵呵呵
......,想着就偷着乐啊!
后续:我上网查了一下,这“干气猴”表示你生气我高兴,洋洋得意的意思,英文相近的词有“tread
on air;;walk on
air”,两个词都感觉不是很贴切,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