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2011-11-24 16:53: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南海北

    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

 

    现今所见的席力图召内建筑群,是采用中原传统的布局,即从山门到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寺内建筑凡五进,山门前还建有木牌楼。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寺院的山门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达赖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达赖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立了这座小喇嘛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阴山古刹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两边对称的碑亭

 

    康熙三十五年(196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西征凯旋回军路经呼和浩特,康熙皇帝驻跸此召。当时的席力图四世为康席帝举行名为“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康熙御赐《唐古特经》一部,《药王经》一部,还有珊瑚数珠,红珠宝石。又因席力图召的大殿正在此时新建落成,于是赐寺名为延寿寺,并在寺内立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征噶尔丹记功碑,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经堂大致保持原状,为九间的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屋顶,顶盖绿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钢宝刹,相轮,飞龙和瑞鹿等装饰,四墙采用藏式结构,筑成带有小窗的厚墙。墙面用蓝色琉璃砖镶嵌,井夹以黄色琉璃砖,以组成各种图案花纹,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寺内鸽子很多,悠闲地在地上漫步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据传康熙所赐华盖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康熙所赐轿车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上面画有龙团的鼓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寺院的门把手金碧辉煌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静静地香炉,不知道承载了多少善男信女虔诚的祈祷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大殿外的石雕,有点像太极图,上面有八卦,还有十二生肖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寺内大殿东侧的汉白玉石塔,是内蒙古地区覆钵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它全用白石雕刻垒砌而成,通高约15米,石塔基座用石条砌成方坛,四面有阶梯可登。方坛上面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刚杵、狮等图案花纹,四角立圆柱,上呈阶梯状座身,分五级逐步内收,最下一级刻图案花纹,以上各级刻梵文六字真言。覆钵为宽肩型,周围饰以缨络,南面正中砌出火焰形佛龛。覆钵上面的塔刹,用石刻出十三相轮,再覆以铜制星月和宝盖。白色石料的塔身上,纹饰都用五彩,色调对比鲜明,显得格外光彩夺目,不愧为我国北方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和清代覆钵式塔的代表作。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看到了吗,塔尖上落着一只鸽子,可惜相机不给力,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西征凯旋回军,立于召内殿前,兼以表扬席力图四世对清廷的功绩。碑亭内的碑文就是记录的这段历史。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山门前的牌坊

    看来呼和浩特被称为召城是有道理的。席力图召,有些人可能感觉它不如大昭寺,其实其在呼和浩特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大昭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