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淡忘的寒食节

(2011-04-02 08:16:52)
标签:

介子推

绵山

重耳

清明节

寒食

分类: 五味杂陈

    今天是寒食节,知道清明节大有人在,可知道寒食节的人并不多。提到寒食节就不能不说到一个值得敬重的古人——介子推。

 

 

被淡忘的寒食节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此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随行贤士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

    一年重耳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重耳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当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可是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也没见介子推的影子。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



 

 

 

 

 

 

 

 

 

 

 

 

 

 

 

 

 

 

 

 

 

 

 

 

   

 

 

 

为悼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在冬至后105日,寒食共有3天,过后就是清明.因此清明节正好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放假一天。

现在人们只记得过清明节,已经淡忘了寒食节。回忆历史,让我们不禁扼腕叹息!恢复清明节是尊重习俗,重提寒食节也许更尊重历史,是凝聚民心,凝聚国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