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宋庆龄在美留学毕业后也到了日本,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和姐姐宋霭龄都作过孙中山的秘书。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秘书。正是这段时间的接触,让对国家、民族充满希望的宋庆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
结婚时,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礼物是一把毛瑟手枪,另有20颗子弹。当时孙中山流亡海外,处于被袁世凯通缉追杀,看不到前途,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关于此枪的一个说法是,孙中山的寓意是19子弹打向敌人,最后一颗留给自己。
|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庭。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家庭殷实,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她没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样成为富家淑女嫁给一个有钱人,养尊处优的度过所谓幸福的一生,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十年的婚姻生活,让她饱尝了血雨腥风。护法、护法失败,再次护法,及此后她与孙中山共同经历了陈炯明叛变事件,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这颗枪虽没有经宋庆龄发出过一发子弹,但它陪伴了她老人家一生,直至1981年去世,66年间从未离身左右,她将其视为生命,作为结婚礼物,它称不上名贵,可是所有的珠宝、钻石在它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注:以上图片来自百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