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之末的营口游(补记4)

标签:
老母炮台大辽河山崖沈诚 |
分类: 天南海北 |
2009年的7月31日,当夏日即将过去,女儿完成了漫长的假期英语补习(4级辅导),趁着周末,一家人准备到离沈诚较近的营口去度个小长假。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部,又称滨城,因盛产镁被称为“华夏镁都”,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高铁、河港、海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它下辖四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两市(大石桥市和盖州市),中国八大水系的大辽河就在这里注入渤海。
营口历史古老,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1861年清朝营口取代牛庄成为东三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现在的营口市受益于东北振兴和沈阳经济区规划,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的营口是什么样?马上就要领略这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古城的独特魅力了,心中充满了渴望!
下午15:00从沈城出发,直奔营口。为方便看海,晚上就住在鲅鱼圈。
第二天一早,带着宿营的帐篷垫来到著名的白沙湾浴场。女儿赤着脚,撑着伞在海边戏水,我和先生在岸上一边享受着海风,一边看着戏水的女儿,真是无比惬意!吹够了海风,下午又到附近的月牙湾广场的海湾散步、歇息。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在这个时刻,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心也一下子随之静下来,感到一种透彻肺腑的轻松!
8月2日是周日,上午从鲅鱼圈出发去熊岳(盖州市)的望儿山。那个每次坐火车时都看到的高高伫立于山上的老母像原来是一座建于明末清初的藏式青砖塔,而真正的老母的头像是一处凸出的山崖。赶考的儿子已经不幸沉入海底,可执着的母亲坚信儿子一定能回来,最终化为石头仍然伫立不倒,古老的传说,震撼人心!怀着对天下母亲的敬意,女儿深深的给这位母亲鞠躬,让站在一旁的我不禁热泪盈眶。
告别老母,接近中午时又特意到位于营口西郊的西炮台,瞻仰这个始建于1882年,历时6年于1888年建成,6年后的1894年在甲午战争中日海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近代历史遗迹,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海防工程,城墙、炮台、营房依旧,黑森森的炮筒依稀还残留着当年炮火硝烟的味道。站在炮台望向平静的大海,不禁感叹:今天的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暂时抽离原来的环境,时间虽不多,就2天,景点也不多,算来只有4处,却可以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让你后续的人生旅途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