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城,旧事,父与子的明月夜—李衔夏《父亲四章》赏析

(2010-03-30 23:51:55)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评文论

 

老城,旧事,父与子的明月夜——李衔夏《父亲四章》赏析(文/隽土)


文/隽土




      读李衔夏的这一组《父亲四章》,如在夜间倾听一首沉郁幽怅的心曲,内中克制着悲意和伤怀,令人随着他的种种追忆而屡屡动容。

      第一首《野花》,“我走在自己身后。午后的老街/一株熏黑的野花提前了夜,提速了父亲”。“我走在自己身后”这个意象很形象地刻画出了当下心境。随后,如同心灵在时间之间穿越,形成的意识流、场景流的交错汇合,把儿子心中的父亲形象以及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影响微妙地传达出来。未曾长大时“我”是野花,当面对父亲变成一堆野花“在地表静待蔓延的火”时,又是何等况味。作者由此反省自己和人生,如同醒悟,他说“我得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呢?文章里只给了一段堆野花生长的表述,其蕴意耐人寻味。

      第二首《与父书》,似乎是在谈梦想和现实的问题,也关乎成长。不同年龄和阅历,对人生感悟的深度是不同的,这个是难以跨越的,所以“这两件白色的衣裳/白得不一样:雪山和云块”。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试穿”,才能对父亲之所以是父亲,有更深刻地认识。当他真正成熟之后,所获得的却不仅仅限于父亲那些,因为一个有心人,善于阅读会让他成长更快:“这是我成为男人的里程碑,你却不懂/你是男人躯壳里的男孩”这句话传递出的东西很有意思。而结尾几句,把一切想说的化为一幕优美的月夜场景“一轮飘着奶香的月亮/悄无声息,穿上度身订做的轻裳/把你的发际染白,把我的忧伤打亮/漫过每一个没有头顶的夜晚/没有夜晚的遥远”似悠悠追忆,又似款款抚慰和寄托。

      《边城》中,早春的飘零、摇晃的小船、断裂出皱纹的石板凳、昏黄的渔火,既作为小城的现实刻画也是小城人的心理反映。落后、年迈、封闭、偏远,但也有不乏梦想的人,但这个梦也许有点太遥远了,自难免心意飘忽,何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像父亲这样一个“修补匠”(作者曾向我解释这是一个比喻,并非真实职业,喻其凡事要求无所疏漏,那么这是不是也多少暗示了有点保守之意哦?)“甚至老城的缺口——碧绿色的湖”他也想补上。小城虽小、偏僻、落后,同样也有文化冲突。

      作为尾声,《下午的空白》将思绪从追忆中拉出来的同时,又忍不住再次回顾了曾经的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矛盾或者亲昵的片断,充满怀念之情。那些场景也许将伴随一生,永远鲜活,所以作者才说“如今,我成熟了,他还年轻”。而最后“熟悉的街景依旧,一杯咖啡足以重临/而我跟父亲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么亲密无间,那么像一对父子”又包含了多少无法道出的情和意。

      总的来说,《父亲四章》用看似写实的笔触,写出了意识流的渗透效果和情感流的冲击效应,隐约间似乎还有音乐流构成了背景。很有感染力。虽也有朋友指出个别字句略显粗糙,但我的感觉并不明显,至少瑕不掩瑜,在同类主题的文字中,无论以情还是以艺术表现力论,亦当属于佼佼者列。

附:《父亲四章》原文
                 作者:李衔夏

◆野花

我走在自己身后。午后的老街
一株熏黑的野花提前了夜,提速了父亲
他高大、肥硕、脸色红润
更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打伞
生命伊始便在我的皮肤内部栽种一蓬暴晒的野花
野性十足,像一头饥饿的母狼
在他劝杯的酒水下,一蓬长成一捆
红黄紫白,飞翔的芭蕾
我试图走出他的掌心
走出自己的躯壳
在风雨中洞见棉絮的掌掴
那一刻起
父亲也成了一堆野花
在地表静待蔓延的火。我得到了答案
野花,从一株,变成一蓬,一捆,最后是一堆
野花真切地存在过
从生到死,没有改变过向上的愿望
父亲像它时
我就是像风筝的云


◆与父书

我们都是沉默的男人
口若悬河,从不提起内心那件白裳
只此一件,我们用年龄来适应
均未合身,领口和袖边已现斑斑锈迹
这两件白色的衣裳
白得不一样:雪山和云块
坚硬如同冬季的钻石。试穿的过程
我读懂了你,凋零一生的墓志铭
读懂你体内的磐石
铁石,陨石,磨刀石和肾结石
这是我成为男人的里程碑,你却不懂
你是男人躯壳里的男孩
佛说:目视之象,心念之缘。
白帆航行在每一个慵懒而微笑的日子里
我们曾经共同见证
一轮飘着奶香的月亮
悄无声息,穿上度身订做的轻裳
把你的发际染白,把我的忧伤打亮
漫过每一个没有头顶的夜晚
没有夜晚的遥远


◆边城

一座边远的老城。那些终生不离的人
坐看早春飘零,繁华落尽
那个背影强大的父亲,从来不愿转过脸来
把不点烟的我看清
有一盏渔火就昏黄在他的对岸
被风吹得吱吱响
老街的石板凳断裂出皱纹
祖屋的门牌号残存着三代人的隔阂
边远的城,住着边远的人
他们不分男女,都是某人的父亲
千百年来仅仅走出了脚印
一艘摇晃的小船行驶在人们悸动的心湖
颠簸,忽左忽右。而我的父亲
是一个巧手修补匠
整日操着直冒火星的铁锤和大钉
他甚至想修补老城的缺口
——碧绿色的湖
每每此时,我知道一切都已无力
除非纵身一跃
从边城的泥沼中跳进天空


◆下午的空白

模糊街景,剽窃我整整一个下午的阳光
落地窗玻璃消除了画面的声音
它的庞大离我那么近
像父亲永远不会弯曲的腰
我看见他的微笑
烟渍的黄牙,干裂的皮肤
暗紫色的嘴唇一张一合
说着打雷就是云朵的战争,雨是鲜血
那些年,我是惊奇的孩子
拒绝所有强迫的午休与白日梦
阳光是温暖的床褥
滚圆的眼珠,盼着父亲的吐字
像一只饥饿的牛犊,大口大口地啃草席
那些无忧无虑的下午
父亲的西瓜肚是我的枕头
呼吸起伏,带我穿山越海
如今,我成熟了,他还年轻
他走过的路我再走一遍
熟悉的街景依旧,一杯咖啡足以重临
而我跟父亲的关系
再也回不到从前
那么亲密无间,那么像一对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