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推堂儿童体质调养师李伟
艾推堂儿童体质调养师
李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843
  • 关注人气:48,1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季养生--春*夏*秋*冬--

(2011-02-27 14:19:33)
标签:

健康

分类: 营养健康与养生

:人体三条河之一  心包     三焦     肝    

1.       春天肝气最足,肝火最旺

2.       肝与胆相表里,肝气的火若从胆经的通道发,则表现为嘴苦、肩膀酸痛、偏头痛、乳房及两胁胀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口苦      小柴胡丸     偏头痛、乳房及两胁胀痛     逍遥丸     肩膀、臀部、腿痛      平肝舒络丸(合并刮心包经)

3.       肝经的太冲穴可解救肩膀疼痛(三焦经的穴位疼痛)

4.       肺虽克肝,但春天肝气最足,谁也抑制不了,若此时外感风寒,宣发功能受阻,则会通过咳嗽来排解内火和外寒

5.       小孩咳嗽、发烧,每日推天河水500次(劳宫穴至曲泽穴)

6.       胆经舒肝之气郁,心包经舒肝之血郁

7.       宣发肝火的通路:敲打胆经、三焦经,刮痧按摩心包经,后被膀胱经刮痧、取嚏法

8.       春季有人腹泻、困倦,表肝旺脾虚,可服用逍遥丸、参芩白术丸、大红枣、山药薏米粥以健脾养血

 

1.       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及各处关节,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无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2.       排寒毒方法: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        热药凉喝 eg. 饮用凉的红糖姜汤水,出汗或出汗后怕风的人,可用玉屏风散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当饮料频饮

3.       发汗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心火夏天最盛,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

4.       夏天不宜吃冷饮,否则,心血均用来暖肠胃,无气血来抵抗外邪侵袭

5.       若发热无汗、吐泻交加,可服藿香正气丸,此药偏温热,外散风寒,内消寒湿,若真正中暑,内外俱热

6.       现象:感觉肚子凉,夏天也爱吃热的,又怕风拍冷,宜吃些附子理中丸暖暖胃,或用艾条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感觉后背发凉,怕风,先在后背刮刮痧,热水泡脚、再喝生姜红枣汤或是胡椒白萝卜汤

虽虚寒怕冷,但一吃热的药或食物就会上火       冰包火型,解法后背膀胱经刮痧拔罐

7.       取嚏法

 

1. 秋天是肺气最旺、功能最强的时候。功能:宣发、肃降

   宣发主要是靠发汗、流涕、咳嗽

   肃降:通调水道,下疏膀胱;推动肠胃,排泄糟粕

           便秘者,不是大便干硬,而是大便无力下行

2. 肺得宣发、肃降之气室中气,即脾胃之气

       参芩白术丸可健脾又可补肺

       补中益气丸可提升肝肾之气,以补中气

3. 中府穴,乃中气汇聚的地方,是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补中气之力最强;山药薏米粥;按压鱼际穴可祛肝火旺而引起的肺热咳嗽;平时宜按摩肝经的太冲至行间

4. 肾虚(畏寒怕冷,言语低微,动则气喘),可用艾灸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艾灸温经通脉,作用持久

5. 若肝火旺,胸中堵闷,穿不上来气,可点揉尺泽穴,尺指肾脏,泽表雨露

 

1.       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

2.       冬天脚总是冰凉,宜联系跪膝法、坠足功、金鸡独立

3.       冬季吃羊肉、香菜、萝卜汤补益效果最强

4.       秋冬养阴,乌鸡、鸭肉、甲鱼、银耳、百合、莲藕,都是很好的养阴佳品

5.       六味地黄丸是养阴第一药

6.       长寿秘方:冬季艾灸关元穴、足三里,每穴各灸15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