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馒头要交税,乍听起来挺耸的,其实具备一点税收常识的话,就并不奇怪了。这是生产经营中的税收种类而已,如同机器加工制造销售,只是这里的机器指的是馒头。
我并不是想参与到里面来讨论吃馒头是否应该交税,我的观点是如何把平淡又平常的日子过好。
馒头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特别对于我们北方的人们来说,主餐里面少了馒头,就等于这顿饭只吃到了一半饱。这个有事实可以作证,我是安琪(中国营养健康管理网)的一名营养健康讲师去南方出差,主餐大多是米饭,第一天还可以,第二天开始找有馒头的饭馆,如果没有找到,那么第三天就已经难熬了,如同犯了大烟瘾,找不到馒头决不罢休。有一次找到面粉,都恨不得让我亲手蒸锅馒头来过过瘾。而南方的馒头蒸的个头小,一顿饭要吃好几个还没感觉很饱,只是不好意思再要了,其实再跟老板要也会答复没有了,馒头的味道还蛮怪怪的,黏黏的,说实话一点也不好吃,可就这样,那爱吃馒头的哥们姐们吃得那个香啊!我那在南方生活了数年的老公也身同感受,每顿饭都离不开馒头,大把攥在手里,一口一口吃得特别美,而米饭则几乎不吃,都是那些个年头在南方吃伤着了。
之所以觉得馒头好吃,但并不是所有的馒头都好吃,比如买来的馒头,就不咋的,一是很软,一口咬下去黏黏的,口感不好;二是个头很小,一块钱能买到2——4个不等,可一个成年人一顿饭一块钱的馒头还不是很饱;三是馒头没有面香味,怪怪的味道,不知道添加了什么东西,吃起来没有安全感;四是税啊利啊的,花钱不少,馒头成本很高,物不所值。
当然,如果不介意以上种种,也无所谓的,省时省力嘛,有谁愿意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还愿意再动手和面蒸馒头,那不仅仅是个力气活,还要靠技术,还得有大块的时间来侍候,和面、揉面、饧面,再装锅蒸,没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是没有馒头吃的。
所以大部分的人就不自觉的自动交税,主动为馒头加工制造者创造利润,这不能纠结.
俗语说得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觉得日常过日子,就要算算小账,假如一个馒头3毛钱,交税1毛,利润5分,实际成本1.5毛,如果自己动手蒸馒头,每次2斤面,可以蒸20个馒头(按3毛的个头计算),面粉每斤1.4元,加燃气费,成本3元,基本节省3元钱,而且自己做的馒头口感好,卫生,每顿饭有两个就可以饱了,又节省2元钱,蒸一次吃3天,共节省5元钱,一年下来一个3口之家至少可以节省出605元。一生平均按80岁,可节省48400元钱。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数据,但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这仅仅是馒头一项的开支与节省啊!正反算总账——小10万元耶!
所以,日子过得怎样,除了会赚,还得会花,大帐不糊涂,小账也得细算算,才能财源滚滚啊!
所以,每当隔几天的晚上,我都一定会是在电视机旁边,欣赏着韩国电视剧里的美女帅哥,体会着异国生活的家长里短,摆上一张桌子,铺上案板,开始和面、揉面、饧面,蒸一锅喷喷香的大馒头。当锅盖掀起的时候,馒头的面香味就弥漫了整个房间,这时老公总是拆开一包榨菜,拿几双筷子,掰下一块块香香的馒头,叫上全家人美美地享受着,美其名曰:尝尝手艺!
于是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平平常常的家庭里,一院花香,有一位80多岁头发花白可精气神十足的老妈妈,还有一对夫妻,一双儿女,两只狗狗,有着融融的暖意,有着馒头的香味,有着生活的乐趣,有着人生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