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试养--妇女保健
(2011-02-23 19:44:04)
标签:
健康 |
一、生理和心理特点
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等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妇女感情丰富、情不自制,精血神气易于耗损。《千金要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始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又说:“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故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
1.经期保健
《景岳全书·妇女规》论月经病的病因时说:“盖其病之肇端,则或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疲劳,或以六淫饮食。”可见,经期应当于饮食、精神、生活起居各方面谨慎调摄。
(1)保持清洁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于入侵致病,必须保持阴部的清洁。洗浴宜淋浴,不可盆浴、游泳,严禁房事和阴道检查。
(2)寒温适宜《女科经论》说:“寒温乖适,经脉则虚,如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经乍多乍少,为不调也”。指出经期宜加强寒温调摄,尤当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切勿涉水、淋雨、冒雪、坐卧湿地、下水田劳动。严禁游泳、冷水浴,忌在烈日高温下劳动。否则,每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等证。
(3)饮食宜忌月经期间,经血溢泄,多有乳房胀痛,少腹堕胀,纳少便清等肝强脾弱现象。此时应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品,忌食生冷、酸辣辛热香燥之品,不宜过量饮酒。
(4)调和情志
(5)活动适量 经期以溢泻经血为主,需要气血调畅。适当活动,有利于经行畅利,减少腹痛,但不宜过劳,劳倦过度则耗气动血,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证。
2.产褥期保健
产后6~8周时间属产褥期。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机体多虚多瘀,需要较长时间的精心调养,《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妇人产后,五脏虚羸”,妇人产后百日以内,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褥风”。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
产后24小时必须卧床休息,不宜过早操劳负重,避免发生产后血崩、阴挺下脱等病。睡眠要充足,要经常变换卧位,不宜长期仰卧,以免子宫后倾。然静养绝非完全卧床,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以促进恶露畅流,子宫复元,恢复肠蠕动,令二便通畅。
(2)增加营养,饮食有节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3.哺乳期保健
(1)哺乳卫生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及痂皮软化,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产后8~12小时即可开奶。哺乳后要保持乳头清洁和干燥,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入睡。要用手挤出余乳,以防乳汁淤积而影响乳汁分泌或发生乳翻。刚开始哺乳时可出现蒸乳反应,乳房往往胀硬疼痛,可作局部热敷,使乳络通畅,乳汁得行,也可用中药促其通乳。要定时哺乳,这样可预防婴儿消化不良,有利于母亲的休息。一般每隔3~4小时一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哺乳至十个月左右可考虑断奶。
(2)饮食营养
(3)起居保健
(4)慎服药物
4.更年期保健
妇女在45~50岁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机能从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亦是从生育机能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的过渡时期。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可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忧郁、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等症,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如果调摄适当,可避免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或缩短反应时间。
(1)自我稳定情绪
(2)饮食调养
(3)劳逸结合更年期妇女应注重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休息。只要身体状况好多就应从事正常的工作,还应参加散步、打太极、练气功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
(4)定期做好身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