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最便宜的治腰痛方法

(2010-08-05 17:40:44)
标签:

转载

                    http://health.china.com/uploads2009/userup/0908/1114195lg7.jpg

    本文摘自家庭医生系列丛书《家庭医生2009年度精华本》

    上世纪50年代,罗宾·麦肯基(Robin McKenzie)在新西兰一个小镇上当医生。他有一个“常客”——史密斯先生,是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经常腰腿痛。

    一天下午,当麦肯基医生忙得不可开交时,史密斯又扶着腰,由人搀扶着走了进来。麦肯基随手指了一张治疗床——一张刚给病人做完治疗、还没有将床尾调低、基本呈“V”字形的床,让史密斯先躺上去。等他忙完了,再去找史密斯时,发现史密斯已经不见了。

    原来,史密斯在那张“特殊”的床上趴了一会儿——因为他的疼痛使他无法躺着——疼痛居然消失了。从那以后,这位“常客”就基本不怎么光顾这个小诊所了,因为每当他腰痛发作时,就会在家里按当时在诊所里的姿势趴一会儿,腰痛便好了。就这样,罗宾·麦肯基少了一个“常客”,却由此受到启发,开创了著名的麦肯基疗法。

久坐,来个脊柱保健操

    麦肯基疗法,是一种已被多国医学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自我防治颈腰痛的方法,它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减少了腰痛的医疗花费,可谓最便宜的治疗方法。

    根据麦肯基的理论,人们在伏案工作时,脊柱处于向前弯曲的状态,躯干的重力使脊柱前方的压力远远大于后方。长此以往,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平衡,髓核产生病理性向后位移,导致椎间盘的膨出、突出乃至脱出。同时,脊柱后方的韧带被过度牵伸,从而引起颈部和腰部的疼痛。毕竟人体的结构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直立行走而逐步进化至此,而不是为了每天坐5~6小时设计的。所以,要避免颈腰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同时减少长时间(连续1小时以上)的伏案工作。

    平时要经常做简单的脊柱保健体操,即每坐40分钟,就要站起将脊柱向后尽量伸展10次;然后将颈部向左右各侧屈(用耳朵尽量贴向肩膀)5次,再左右旋转(左顾右盼)5次,动作速度要慢,要达到运动最大范围的幅度(原有颈腰痛的人,注意不要引起不适感)。同时注意控制坐位工作的总时间,最好每天不超过4小时。

300060的不平衡

    有研究报道,人体每天的弯腰动作有3000~5000次,而脊柱后伸的动作只有60~70次,这是一组极不平衡的数据,也是造成脊柱受力不均衡的原因。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弯腰动作,增加后伸动作。

    例如抬重物时,要先下蹲并将腰部伸直,再用腿的力量将重物抬起;洗头时,尽量站着用喷头洗,而非弯腰低头。前面提过的脊柱保健体操,是为了使弯腰与后伸次数尽量达到平衡,所以不妨常做。

    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的姿势,并养成习惯,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颈腰痛的发生。

让您也成为史密斯

    出现突发的腰痛和颈痛时,麦肯基疗法也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我治疗方法。掌握这些方法,说不定您就成为又一个“史密斯”,从医院的“常客”变成“稀客”了。

    用麦肯基疗法进行自我治疗,对由伏案工作或弯腰造成的腰部疼痛,可取俯卧位,以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尽量后伸。如果这个动作能使您感觉轻松些,但却不持久,不妨在撑起后缓缓吐一口气。这样,大部分的腰痛可以得到解除。若腰实在痛得厉害,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时,可将一两个枕头置于胸前,趴在床上一会儿(约半小时),疼痛大多有所缓解。

    治疗伏案工作造成的颈部疼痛时,我们要在正确坐姿下(请勿弯腰含胸),将头部在下颌的水平面上回缩(收下巴),能有效缓解症状。在疼痛缓解后的2~3天中,要经常反复做上面的治疗动作,增加前文所述的保健体操的次数。但要注意的是,有恶性病变、重度骨质疏松、骨折、脱位、滑椎、椎管狭窄等严重症状的病人禁用此法。如果您使用我们介绍的方法无效或产生任何不适感,建议您迅速到正规医院就医。

好书齐分享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3/29/14/20/1285ab0501fg214.jpg家庭医生系列丛书《家庭医生2009年度精华本》购书网址推荐

卓越邮购网址:

http://www.amazon.cn/%E5%AE%B6%E5%BA%AD%E5%8C%BB%E7%94%9F/dp/B0037254GS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