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京黎戈
南京黎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62
  • 关注人气:1,6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生活

(2018-04-20 09:21:59)

这个世界,越来越让我感觉到“满”:打开手机,各类付费或免费的知识、信息、新闻,某宝的促销广告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热腾腾的物质气息当季的裙子,新款的化妆品,步入式衣橱,层层叠叠的鞋子,拉出来成排的口红,满是绿植的家中,日系清淡风、北欧极简风或是美式豪华风的各式家居用品错落有致的陈列着,这一切……笔直的指向美好而整饬的生活,似乎只要你下了单,一切美好的人生,即刻在你面前展开。

 

 

而随着这“满”,又慢慢生出了心里的“空”,在手机上浏览半个小时,关机后脑子里仍然是空空如也,趁着节日之名而来的各类消费契机,橱柜塞满,心仍是空虚的。而当这些被过度鼓吹和煽动的购买欲,远远大于生产力时,就会成为致命的诱惑,校园贷和援交女郎之类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层出不穷。

 

 

 

有时,我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占有这么多的物质在短暂的消费欢愉之后(也可能只是确认购买”那个点击之后),快感瞬息熄灭,转而厌倦,这些匆促生产出来的物质,又为地球制造了更多无法降解的垃圾。它们污染了纯净的雪山、沉积在鱼类的胃里、胶住了鸟儿的嘴巴——相形之下,动植物的一生,真是渺小而洁净:羊吃草, 狼吃羊,狼死了,把自己的皮毛和尸体留在草原上,秃鹫会吃掉残尸,更小的动物会踢掉骨缝里的肉渣,骨架会在分解后营养土壤,它们来自天地,又把自己还给了大地。

 

 

人类模仿生物代谢的方式,可能是二手市场:现在有了卖二手书和衣服的一些网店,可以把闲置物品放生,重新流通,让它们获取新生,无需再盲目生产和积压,这是对资源的爱惜。流浪猫狗,以收养取代繁殖,让现存动物获取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对生命的珍视。

 

 

 

设计师伊姆斯曾经对消费热提出过解决方案,他说的追求“新渴望”,就是:“这东西的价格必须是真正的努力(而不是花钱买来)......比如:学看地图、学说中文、学骑自行车、画出数学函数图表、了解一座城市,这些事物的重点在于:这些领域的货币......是你的能力,让自己全力发挥,达到完美境界”——这就是以内消费代替购买,不是去花钱,而是调动内在的能量,付出时间和努力,提升能力,通过这个内化的过程,获取满足。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以简单最基本的形式,让生活回归到简单,简单,再简单。为了证明人不需要那么多物质,他带进瓦尔登湖的,只有极少几件随身物品,而在另外一方面,他又是个极其丰富、终身热爱学习、热衷创新的人:他不但改进了铅笔生产流程,还发明了一种葡萄干面包、是个工程师、产品设计师、植物专家,梭罗的理念正是全面调动内消费,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

 

 

很多的美好,并不需要花钱买,美国有个植物爱好者,写了四十年的文章,都是关于树,她还有树友,两个人联系的内容就是谈树:”擦木开花了!”“后院的变化太快,我(拍摄)都跟不上了”。春天在美国的挺进速度,是每天北上15英里,所以这两个不同省份的人,要在两个星期后,才能同步眼前的风景。

 

 

我自己住在顶楼,楼下的树长了很多年,终于抵达了我的窗口,每天观察它的树冠变化,让人乐在其中:背面的树叶比正面的要阔大些,因为这是它们的太阳能吸收板,要靠它争取阳光;每种树的叶子也不一样,前窗的马褂木是单叶,爽朗利落,还有棵紫楝是双复叶,枝叶结构繁复鲜丽。

 

 

每年春天我都很忙,要去探望很多的老友,也是树友:中山植物园一棵浑圆硕大的朴树、古林公园的一株混植在紫藤里的大木香,枝叶披离的从空中悬垂下来,像一道花的瀑布、午朝门前的两棵华丽丽的绣球荚迷、台城附近的几树明艳的辛夷,那种春阳下挂在枝头的绯红,一旦委地就会失色、浦口公园的几株腰身合抱的大水杉,皮最喜欢仰着脸拍它们树冠合在一起的样子。还有的老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比如绣球公园那棵巨大的樱花树,我总喜欢带了寿司去树下野餐,被移走了。

 

 

《人生果实》里的那对老夫妻,其中的那个老太太,她的消费观我也喜欢,她刚结婚时,因为老公薪水不高又爱玩帆船,家里几乎没什么余钱,她就慢慢攒,每个月去买一件真正喜欢的珍品,一个杯子,一个盘子,爱惜的使用,享受着真正使用着心爱之物的快乐,一直到她女儿出嫁时,还是完好无损,它们又成了有意义的传家宝,拿去做了陪嫁,时时陪伴在出嫁的女儿身边:“让离开家的女儿,就像看见妈妈一样。”这才是物质的真意。而如果是潦草的获取和抛物,就不会得到这种深刻的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妈妈的信
后一篇:花儿就在那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