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心靴子

(2007-11-14 22:12:00)
标签:

杂谈

想象一下漫长黑暗的中世纪,还有工业文明未曾污染的农业时代吧。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卡拉OK,没有报纸和因特网。每个人的活动半径都是有限的,信息量更是小的可怜。但是他们一点都不贫乏。爱尔兰这个词,会让你想到什么 ?叶芝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总会渗透到它的国民性里去。信拜火教的人,都骁勇好斗。犹太人以泥土为圣物,所以他们到哪里都能扎根。哥萨克爱马成痴,他们是一群马上得天下的征服者。日本人,菊花与剑?我草,最好再加上日产妖怪。尚武的风气,搭售孤立岛国的畸形想像力。中国人的文化图腾是什么?我直觉的想到瓷器,看似精美圆熟,实则脆弱自闭。

而爱尔兰人呢,他们骨子里,是流动的水性。海洋的开阔,湖泊的澄静,雨雾的流离,涡流的莫测。是这个民族的性格标识。爱尔兰一向盛产水手(尤利西斯算不算?),船长(毛姆和海明威的小说里都有),垦荒创业者(《飘》里,赫思佳的爹),还记得安尼普鲁的《船讯》么?那个以水为生,以水为情媒,报道船讯的大个子男人,也是个爱尔兰后裔。至于民谣歌者和行吟诗人,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特产。想想恩雅和奥康尼,哦,还有我心爱的小红莓。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凯尔特的薄暮》里,就有一个叫莫兰的行吟诗人,和荷马一样,是个盲人。剔除视觉干扰以后,变成了完美的回声筒。他每天吃早饭时,就让家人给他读报,读着,读着,他说“打住,可以了”,然后,他沉吟琢磨片刻后,这一天的玩笑和歌谣就全出来了。他有本事把所有的新闻和公众情绪都处理成民谣,边走边唱,围观者甚众,因为彼时没有电视新闻,对于偏居于乡间一隅的村民来说,看热闹,也可以是一种浏览时事的途径。他的歌谣,内容兼容并蓄,小至某家小孩子被仙人掳掠走了,某家主妇因为寿衣太短,至今阴魂不散,某男和某女偷情,大至圣人求道的历险记,王室动向,爱尔兰秘密独立革命。无所不包。在莫兰的粗毛绒衣服,粗革腰带之下,装着整个中世纪呢……作为中国人,我对这个也不陌生。我们不是也有披发长吟,蹈歌而去的屈原同学么?

在叶芝的这本书里,除了诗人以外,更多的笔墨落在鬼怪上。脂粉担纲,粉墨上场的,全是一群带翼仙子,小仙人,住在岩石里的小精灵,水马,不肯安息,在人间四处游逛的鬼魂。看完这些进口鬼故事以后,例行失眠。“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我又不会弹古琴,只好继续想叶芝。传闻此君晚年信奉方术,常常披着黑袍子,对着一水晶球喃喃做法。然后把他看到的新鲜幻象,悉数摘取成诗。同样是执迷于超验事物,后果有云泥之别。有人被当作某某功分子获罪,饱受牢狱之苦,此人却因为“对生命奥秘的无尽探求”,拿了诺贝尔奖。我草 ,太牛比了。不对,我这个态度太不端正了,我要转个方向,快点找到门进入才好。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不能伏枕。如果我的脚边跳出一个穿白衣服的小仙子,就象书里写的那样,只有三寸高,嘻嘻哈哈,捧出衣兜里的小松子给我吃,和我聊天,也怪好玩的。也许他的唯心论,会提升生命幸福感?我想起我侄子,四五岁的时候,他就真的有一个想像中的朋友,是一只电视里看过的狼,他常常自己编故事玩,这只狼是男一号。生气的时候,他就把它杀掉,手段还很丰富,“我用石头砸,用锅煮,用沙子埋”。这只狼解了他不少寂寞。

叶芝很尊崇的这些鬼神,是爱尔兰人肥沃文化母土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每一个农人和小孩子理直气壮的信仰。她们是泥土之下的玫瑰花丛,过冬地窖里的蔬食。让那些连基本扫盲都没有做到的农人,有了一个精神自足的空间,生活的甘甜润泽。如果你问一个农妇,哪个月份,哪种花最美?她会说,五月最美,因为,它是圣处女之月,铃兰最可爱,因为,它是仙子之花,从未犯过罪孽。如果把这个问题置换到现代人的语境中,答案会是“五月最美,因为它的空气湿度最合理,人体舒适度最高,铃兰很美,因为它长的符合黄金分割率。”理性就一定比感性更切实么?这和你对它存在的信任度有关。就象我侄子的狼,也许它比一个视你为无物的恋人更真实呢。

 
叶芝说,当现代人被文明一步步理性升级的时候,农人的精神世界,就象马厮的马一样,还是亘古不变。对他们来说,锄头抓在手里的感觉,永远都一样,好年份和坏年份,也总是依次出现。他们依然象他们的祖先一样,认为自己的村庄乃“鬼魂出没之地”。他们都相信,在坟墓的那头,可以找到与他们在尘世的家里一样的东西,甚至更美好。那里的茅草屋永远都不漏水,白墙永远不褪色,奶房的奶,会自动填满。在人世间欺侮他们的税官,殖民者,会到他们的门前来乞讨。

 
几乎每个农人都有与之为邻的仙人朋友。所以他们个个都有手到擒来的“志异”故事。壁画匠的老婆,阴魂始终不散,是因为他老公把孩子送去做了童工,这样不体面的事,让她的灵魂不能安息。有个美貌出众,被赋于永生的仙子,活的实在不耐烦了,干脆走到冰冷的湖底,把自己不朽的灵魂给淹死了。年轻人去迎娶他的新娘,发现她已经在途中,和一群人载歌载舞的在等他。慢慢的,吹吹打打的人,在夜雾中溶溶而去,变成淡白的人影。才知道为什么新娘一直不让他喝酒,是怕他饮下仙子的佳酿后,灵魂被掳掠。最后她飘然羽化而去。叶芝还笔法曲折的警戒那些蔑视鬼神论的唯物分子:有一个人不信这些,结果被仙子附身的靴子,狠狠的踢了一整夜……哈哈,作为看客的你,还敢质疑么,小心靴子啊。
 
小心靴子 - 黎戈 - 黎戈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进口的鬼
后一篇:繁华有憔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