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夜读《老学庵笔记》,摘抄一段如下:
“东坡《牡丹诗》云:‘一朵妖红翠欲流’。初不晓‘翠欲流’为何物语。及游成都,过木行街,有大署市肆曰‘郭家鲜翠红紫铺。问土人,乃知蜀语‘鲜翠’即‘鲜明’也,东坡盖用乡语也。蜀人又谓‘糊窗’为‘泥窗’,所以 花蕊夫人《宫词》云‘红锦泥窗绕四廊’,非曾游蜀,亦所不解。”
然。前一阵子读关于古人衣食起居的一本书。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琴赋》里的“新衣崔粲”,这个"翠"字也是鲜明的意思。而不是指色彩层面上的“翠绿”。同样,在《花间词》里的“眉剪春山翠”“眉翠秋山远”“远山眉黛绿”,同是指色泽的水润明丽。一副珑丽的好眉,才能与莲脸,桃花面相映生辉啊。《花间词》是五代前后的,当时的女人都是用“黛”来画眉,好一点,是天然石黛,或进口青黛,平民一点,是人造石黛。用苏方木煮了汁液,加入石灰,再浸蓝汁,混合香料,制成石块状。用时研磨,晕开使用,好象团墨的用法一样。所以,古人之眉,是有色有香的。中唐以后,制墨法完善,干脆直接用墨画眉了。所以,眉式也多了。还有,当时时兴给心上人送印在绫帕上的眉痕,也是和这个有关。
看唐代仕女图的时候,常常会心生绮惑。那里面的女人,感觉都眉眼比例很失调,事后再仔细端详,才发现她们是开眉修额了,也就是剃掉了眉毛和部分头发,使发际上移,露出开阔的前额,以供各种新式眉样摩登上场呢。难怪“春睡浓,征人远,懒梳妆”是很严重的事情,你想想看,她如果不画眉,就是秃眉了,多可怕呀。中国人衣着保守,肉体暴露有限,作为有幸出没在人们视线里的眉毛,是一个重要的性感道具.毛姆的《剧院风情》里写“这女人是天生的演员,眉毛眼睛都好象橡胶做的一样活络”……我家皮皮就有这么一副灵活的眉毛,小家伙一笑就会把眉毛高高的挑起来,哭之前就是一个倒“八”字,难怪有“眉飞色舞”,“眉目传情”,“死眉瞪眼”,“深情在睫,孤意在眉”之说。眉语,也是姿态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抒情功能而言,眉毛一点都不弱于其他器官。
西汉之后,动不动就用“远山”形容女人娇好的眉型,可能古时偏好长而略弯,也就是有"山意"的眉。桂叶眉是阔眉,粗眉专欺压眼睛,西人深目浓睫,比较配宽眉。比如伊丽莎白.泰勒的杏仁眼,配她浓浓的卧蚕眉,就很夺目。但如果是东方人的细长眼睛,被这种眉毛一压就失神了。你看仕女图里,好多女人的细眼睛上方,都蹲踞着一副宽眉,好象是另外一双眼睛似的,从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来看,实在不美。柳叶眉是弯眉,古书里喜欢拿它配凤眼。王熙凤就是这个眉眼配置。可以想象那个眼波流转的骨质风流。
“语多时,依就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桃花对柳叶,真是娇媚。
月棱眉,是初月般的淡远朦胧,眉尾用手指化开,象月晕一样。月眉观之可亲,圣母多是这种眉型。西方人是金色眉睫,从色和型上,都更接近“月华”这个意象。波提契利笔下的圣母,一张干净绝尘的处女脸上,光洁的月眉挑的极细,细眉配着欣欣垂散的金发,优雅出尘,一点烟火气皆无,这是当时翡冷翠贵族的口味。含烟眉,应该是淡若烟霭纷纷。轻扫即成。只有很清明的韵致,很纤柔的五官才能配这种眉型。比如林黛玉同学,就长着“两弯似蹙非蹙娟烟眉”。娥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故名。这是先秦时就风行的,细长而弯,眉目楚楚,又不失妩媚。隋炀帝好这种眉型,他宠爱的那个吴绛仙,就喜欢画这种眉,还引领一时风尚。我觉得她应该是丰润的鹅蛋脸。热带水果般的甜而微醺。这种长弯眉,配圆脸也好看。杨家姐妹都好这种眉。“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宛转蛾眉马前死”。
小山眉,应该是挑出点眉峰的,东方人面容平缓,五官清淡,这种眉型很显精神相,冯小刚的《夜宴》里,演员画的就是这种眉,也有人说太凶相。我本人就是脸圆且眉型平坦,每次去修眉,都央人把我依稀的一点眉峰修出来。并且,我的双眉太近,要在古代,可以就势处理成连眉,曹操好这种眉型。也可能是东汉崇尚长眉的遗风。相书上说这种眉毛是“连眉者,
胸襟狭窄,
器量小,性格桀骜偏激,”哦,倒是满象曹操本人的。不过,最著名的连眉,应该是墨西哥女画家芙里达,从未见过女人给自己描摹那样的,热带植物般浓郁的眉毛,她的激情是类似的质地,当它有个健康的出口时,就是建设性的,比如她对绘画和男人的爱,反向一下,就是自我毁灭,比如她求爱不得时的自虐。
我家皮皮长的这种趣怪八字眉,很招人疼,当年张清芳出道时,就是用的这副招牌造型,不过时日久了,也让人觉得“怨女”味太重。后来她人气下滑,为了转运,重改了眉型,哈哈。类似的,还有细而微蹙,淡淡苦味的“愁眉”,愁眉比较容易造就苦脸,看上去一副凄苦无依相,惹人怜爱吧。反正在中国男人的爱典里,可怜和可爱是同义词。东汉大美人孙寿首创这种便于示弱的眉型。“改惊翠眉为愁眉”。当时较流行,后来,大家都把她老公梁翼的衰运归罪于她的苦瓜脸。说是没有旺夫相。哈哈。不对称的眉型叫鸳鸯眉。比如费雯丽同学。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她的浓眉下,一双绿眼睛在跳舞!“这是米切尔形容初见费雯丽时的惊艳感。当《飘》里的赫思佳把一侧眉峰高高挑起,攥紧拳头要扭转败局,把阿希礼夺回时,那个汹涌的征服欲,天,太有野性美了。
画眉是很理直气壮的闺房娱乐,张敝为妻画眉,连皇帝老子也管不了,‘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还好他没遇上难伺候的老婆,比如《美人眉》里那个,“扫黛嫌浓,涂铅讶浅”,或是个急于赶时髦,惟恐落伍的摩登太太,成天絮叨着问“画眉深浅入时无?”哈哈,眉毛当然也有时尚款式,各式眉样,都录入了类似《画眉宝典》的书里,流行坊间,宫里有宫室眉,民间有草根眉,最会画眉的可能是妓女。因为硬件配置的好赖,事关生意好坏。有一个创造了好多新眉式的妓女,还凭着这个手艺,进入了《清异录》,画眉是被默认的正当举措,开元年间,就有一个尼姑因为每日参禅,突发灵感,揣摩出了“文殊眉”,而被载入史册了,文殊眉,想来应该是辽远入发际,暗喻福寿的长眉吧。
"http://images.blogcn.com/2007/9/29/6/yuyiwang,20070929181634925.jpg"(中唐流行阔眉)(弗里达同学哈)
波提切利最喜欢画细眉,非常优雅
圣母有很多是月眉
王璐瑶版杨贵妃,是圆脸配蛾眉,
范冰冰本人脸长而下巴尖,所以画略浓的一字眉也好看,我觉得后者更美,而前者贴近我想象中杨妃的样子
"http://images.blogcn.com/2007/10/1/12/yuyiwang,20071001120108890.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7/10/1/7/yuyiwang,20071001191736844.jpg"
费雯丽,左眉平而右眉挑,眉峰都不在一个基线上,但正因为此,反而一一种佻挞不拘,野性难驯的风情。当然她是故意的。这张是《飘》里十六岁的赫思佳。没心没肺,日日行乐,尚不知来日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