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夏】气味
(2011-05-21 13:29:01)
标签:
杂谈 |
梭罗说“冬日更适合思考和理性,而夏天,就可以过着感官的生活”。他地处北美的新英格兰,夏季也没有暴热,潮湿性大陆短夏,他的夏天可以换算成我们的初夏,地气尚凉,微微的暑热,恰好蒸腾出花草的体味。
我早晚散步的路线并不一样。吃过晚饭,一般去西瓜圃桥,那条街一路都有苦楝树,草桥水湄处,有株倒伏的,小白花落了一地。这种树一旦飘香,就从嗅觉上立夏了,而且树的香气又不同于花,到底是木本,阵势足,苦楝树在黄昏时气场最强,读了一天的比尔波特隐士书,在这条路的树阴下回味一番,真是“与君共晨夕,足以解世味”。上次和N带皮去郊游,正逢初秋苦楝结子,皮把它用树叶盛了进奉给N。苦楝的树子长得也很可爱。
而金银花是晨曦之味,早晨去买菜时,会在楼下人家的花下流连,初觉是淡淡的药草味,后来采了一朵,仔细的闻,其实金银花的清新并不孱弱,而是清刚,有点像探春。花茶里的金银花很苦,无味。此花有点性冷感,不喜欢烈日灼身,晌午就蔫了。
六神的气味营造是很出色的,说是他家冰莲花花露水直追莲娜丽姿,这个我不认同,但是它的肥皂系列,倒是喜欢 。金盏菊的温婉女人味,艾草的清扬,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手洗衣服,洗完了好狠狠的闻那些余味。张爱玲说姑姑不让她帮忙洗衣服,唯恐她贪恋汽油味故意放慢手脚。真是天下女子同心。
去年在福建,整晚像迷狂发作一样,在厦大的英语角和化学系之间,徘徊不去,非我好学,而是被某种植物的气息迷住了,那气味非要附于语言,恩,像刚洗完澡的女生,湿漉漉的发脚。中大也有那种树,但在广东正逢雨季,低温时,这树似乎发挥不佳。新碧有款防晒露很像那个味,我出于怀旧,用了一个夏天。只要气味环绕,一闭上眼睛,就是南方,后来朋友说那应该是柠檬桉。
再到梅雨季,就有栀子了,它的香气要借风,我住在山边,睡觉时开扇窗,可以看见树梢浸在凉凉的月色里,象被漂洗的衣角一样。风起时,栀子花香简静,正好乘风而来 ,香势强劲到差不多可以流袭枕簟。 还是用《花镜》里那句话吧“色白而香烈”。每一朵栀子开到疲塌的花末,头上还会顶着一团微小的寒香,把它夹到书里,会香透纸背。日子久了,连字迹都被浸染成沉着的秋香色。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陈年栀子的余香,就是那样清冽。同期的还有玉兰,寒香系的,雨后气味最佳。我始终喜欢木本胜于草本。盛大,裹挟,若有若无。
夏天还能买到姜花,港台小说里多见这花,它也是亦舒的常备抒情道具。温瑞安《谈亭会》里,周白宇邂逅小霍,就是在生满了野姜花的河边,姜花是长在水滨的花,这一类的花都是湿漉漉的寒香,素面艳骨,又比如木莲,夜来香,昙花,茉莉,也全是白花,越夜越香,冰心小说里的人物,簪了茉莉,她的朋友就循着这个香味,在夜色里找她,哈,一向讨厌五四风的文字,旧文人的趣味放在一个崩坏的底子上,闲情的让人难堪。从朴素的生物学原理而言,白花因着无色,必须以香味吸引虫子,海涅说过“女人的道德,好比白色香花的香味,吸引着绅士”。这个,我非常怀疑。
蚊香的烟气我也喜欢,少时暑假,白布蚊帐一挂,微风吊扇轻旋,整夜的卡朋特,那个味道意味着放假,纪律生活之外的自由,一闻着就高兴。还有在小超市里可以买到的一款驱蚊水——夏之露。它的主要成分叫紫草,只有八块钱,但是像香水一样有前调中调和尾香,最后会在体温的晕染下氤氲成一种淡淡的檀香,那香气像上了年纪的人的回忆,很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