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周青铜器铭文

(2012-12-13 09:48:01)
标签:

文献

东土

风格

严可怖

分类: 书画文化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吴王夫差剑

商周青铜器铭文
    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 。高1.33米 ,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 。用陶范铸造 ,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 ,其合金成分为 :铜84.77% ,锡11.44% ,铅2.76%,其他0.9% 。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周 兮甲盘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栾书缶
商周青铜器铭文
    释文:正月季春元日乙丑余蓄孙书已择其吉金以作铸缶以祭我皇祖余以祈眉寿栾书之子孙万世是宝。
栾书缶,系春秋晚期晋国器。通高50厘米,口径16.5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缶是祭祀祖先时盛酒容器。有盖,盖上有四环形钮,直口,平沿,长颈,广肩,鼓腹,平底。器腹置对称四环形耳,器表漆黑光亮,颈和肩部有错金铭文五行四十字,内容记载晋大夫栾书伐郑、败楚的功绩。器盖内另有铭文二行八字,是传世最早的错金铭文铜器。。此缶造型古朴,是目前所见最见的一件错金铭文铜器,对研究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缶铭文线条柔韧婉转,婀娜多姿,呈风流妩媚之态,颇堪玩味。


                 虢季子白盘

商周青铜器铭文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传清道光时期陕西宝鸡 川司出土,为西周著名重器。
    虢季子白盘内底部有铭文八行字。长篇铭文不仅有史料价值,也是先秦书法代表作。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西周 毛公鼎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 散氏盘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尹氏簠
商周青铜器铭文
师寰簋
商周青铜器铭文
                     利簋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迷盘
商周青铜器铭文
                  小臣邑斝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戍嗣子鼎
商周青铜器铭文
    1959年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卣、铜爵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兽面纹。为商代后期器物。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中合文三。铭文记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鼎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荣宠,作了这件祭祀交父亲的宝鼎。铭末“犬鱼”就为戍嗣子所属家族的族徽。
    铭文字体大小虽不够整齐,但笔道镌刻清晰,雄伟有力,有的字体还具有典型的波磔体风格。器物本身和铭文内容对青铜器断代、商代历史地理、以及古文字的研究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商周青铜器铭文
                                 不其簋
商周青铜器铭文
                                 陈曼簠
商周青铜器铭文
    簠是祭祀和宴客时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此莆是战国早期齐国器,文字记述了陈曼为其皇考献叔作器的情况。此簠4行22字。 现藏上海博物馆。
    金文发展到战国时期,体势、笔法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西周金文圆浑厚重的作风。《陈曼簠》字取纵式,从笔画的齐整和字距、行距的均匀分布来看,已呈小篆体势的雏形。虽然小篆继承了秦系文字的传统(如《秦公簋》、《石鼓文》等),但无疑也会受到东土文字如《陈曼簠》一类字体的影响。
    铭文书法具有极响的名气。在齐国书法崇尚方势流派中,它脱颖秀出,以精劲谨严,用笔纵锐横方为战国早期古文的又一重要体势。书法规整秀丽、优美典雅,同雄重庄严的西周金文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从文字的造型和书法的风格看,都已显示出向小篆过渡的迹象。它为研究金文向小篆的过渡提供了实物资料。

侯马盟书
 商周青铜器铭文    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

 

                  曶鼎

商周青铜器铭文    此鼎为西周恭王时期器物。久已遗失,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铭文茂密朴实,厚重凝练,有古拙雄伟之气,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的一章。

  簋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成王时器。

 

              静簋
商周青铜器铭文
    静簋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器内有铭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时期金文大篆字体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静簋》通篇铭文均称舒适,淳朴典雅,有“笔短趣长”之势。不失为西周中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商 (王卂)鼎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春秋 楚王孙铜钟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四祀邲其壶
商周青铜器铭文
 

                   叔向父敦

商周青铜器铭文

                       史颂敦
商周青铜器铭文
              六祀邲其卣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代后期,通高23.7厘米,腹径15.7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此卣传与二祀邲其卣同出,形制、纹饰也与之相似。盖器对铭四行二十八字。铭文记器。

 

                  臣俞尊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 趁鬲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译文: 隹九初吉庚 师X作X文考 圣公文母圣X 尊X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

               方鼎

商周青铜器铭文
                姜簠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 晚期金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春秋 子仲姜盘铭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商周青铜器铭文

    卫盉

    共两件,其中一件是周恭王5年制作,称〈五年卫鼎〉;另一件做于恭王9年,稱〈九年卫鼎〉。〈五年卫鼎〉立耳柱足,口沿外折,下腹向外傾垂,鼎的底部有一層厚厚的烟灰,说明此为一实用器物;口沿下饰以西周晚期常见的以細雷紋填底的竊曲紋飾,銘文铸在鼎腹內壁上。〈九年卫鼎〉的形制和紋饰与〈五年卫鼎〉完全相同,只是大小有別,通高37.2公分,口径34.5公分,腹深20公分,重12.25公斤。「田裏不鬻」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是西周奴隶社会制度的基础,而卫盉和卫鼎的出土,反映了西周奴隶制土地制度的动搖。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 县改簋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穆王(976─922)时期铸造。

 

                      西周武王 利簋

商周青铜器铭文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