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萍:穿越大山的守望

http://s6/mw690/669f7f54hd6c8a83392d5&690
温柔晴好,三角梅绽放地热烈奔放,陈浩武先生的到来更是为这一天增添了亮丽色彩。
欢声笑语中,我们盘点着憧憬着,石门坎公益这一路。
述着百年石门坎的命运,论证着信仰、文化、社会责任对社会文明所致的变迁,饱含深
情与使命感;台下,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一如十几年前刚入公司那会儿,听陈
总演讲时的内心翻滚。
子,他们的冬天和心灵。
内建有教堂一所。全村现有在读学生25人,其中四年级以下的15人到离村4公里的云利
小学就读。希望能为孩子提供一些过冬的衣物和一些学习用具,这也是这些孩子所急需
的。想起了陈老师所带领的石门坎公益团队,一直也在默默关注您们,希望能得到您们
的帮助和支持。” 这是一个有理想的苗族青年志愿者“绿耕阿卯人”的留言。我们仿
佛看到了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眼睛,我们深感这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我们不敢不忍不能
辜负。尤其当陈总郑重地将这一任务责成给我们华南后援团的时候,我们更不能轻慢,
我们急切地要去践行它。
购人取经,一边深入几大批发市场实地选样。为了及时将温暖送达,在孩子们的身高、
鞋码尚在统计中时,曾倩就陪同李洁,两个人花了一天走遍华强北、蛇口等等市场,货
比三家。质量,质量!保暖,保暖!最终敲定的是物美价廉的笋岗市场,这是时尚女生
曾倩发现的,后来李琴陪李洁去正式下单取货时为这小妮子的精明能干啧啧赞叹。华南
后援团其他成员也都在微信群里出着主意,鼓励着,在小聚会上分享着分担着。华东后
援团的杨小玲也积极参与讨论,并立即采取行动,整理了部分冬日衣物直接寄往昆明。
陈总在群里关心着我们的进展,分享分担地,还有北京后援团、上海后援团、安徽后援
团的成员们……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1月7日,棉衣裤、防滑靴、手套、书包,26套,
全部搞掂。李洁的先生当晚陪她将衣物运到中心区办公室。第二天,李洁发动她办公室
的同事,成套分装,打成温暖包,发至昆明。那个苗族青年 “绿耕阿卯人”,他自己
去昆明取,再带回村里给孩子们。当看到他后来发的微博,感受着孩子们打开温暖包时
的笑意,我们也笑了。这一天,是1月18日,距农历春节22天。
万个苗族人可以走出去十名大学生啊。“绿耕阿卯人”是“广东绿耕”团队成员,扎根
于农村从事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村民“三同”,自力更生,力图恢复乡土精神和气
息。小伙子写过,“爱一个民族就像爱一个人一样,虽然她总会不断让你失望,伤心,
难过;但每天醒来,你依然会擦干泪水去拥抱她,因为希望就在这一次次的拥抱之
中。”我们感受到地,是他对苗族对那片土地对那些孩子们深沉的爱,也为这份专注的
爱深深感动。
圳。仅仅是一次老同事们的聚会,仅仅是陈总讲述的伯格理和石门坎的故事,仅仅是为
了在石门坎公益事业上重新相聚,石门坎华南后援团就这样热闹而又庄重地成立了,如
同北京后援团、上海后援团一样。这其间的几个月,我们通过这个后援团重新看世界,
我们读书-《用生命爱中国》、《上帝是红色的》;我们聚会分享;我们关注陈总关于
石门坎关于信仰文化研究的博客微博;我们在微信群里相互认识相互鼓励;我们一起去
践行石门坎高潮小学的援助;我们遇见和我们一同走在路上践行使命的人们……这一路
走来,每一次对话于我们都是心灵的洗礼。我们给孩子们礼物,让他们知道他们
并不孤单,让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而他们给予我们的不是更多么。他们让我们
知道原来微笑可以这么简单,原来幸福可以这么轻盈,原来我们付出的可以更多……
心思和金钱在保卫疆土上;如果这些国家能满足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衣、食、住各方面的
需求,我想这个世界会成为快乐之土!”这是那个美丽的女人特蕾莎修女说过的一句
话。就让这句话再从我们心上走过一次吧,为了那个完美的快乐之土,让我们散发自己
的光照亮这世界,让我们始终守望相助,走在播撒爱传递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