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669f7f54tca41a371f41d&690 青岩" TITLE="贵州古镇 青岩" />
青岩古镇的城门
http://s15/middle/669f7f54tca41b68600de&690 青岩" TITLE="贵州古镇 青岩" />
青岩教案的主角之一 王玛尔大的墓碑
http://s15/middle/669f7f54tca41b6f43d1e&690 青岩" TITLE="贵州古镇 青岩" />
这块残碑已经成为路边的垫脚石
http://s5/middle/669f7f54tca41cf3ac234&690 青岩" TITLE="贵州古镇 青岩" />
我和著名宗教学者张坦在青岩教案遗址
http://s8/middle/669f7f54tca41cfccaae7&690 青岩" TITLE="贵州古镇 青岩" />
张坦先生去年在这条小河里受洗
贵州青岩,是一座美丽的小镇。
出贵阳城,经花溪,不远就到了青岩,在行政上,青岩属于贵阳市的花溪区。
青岩的古镇风貌保存非常完好,高高的城门,石砌的城墙,昂然书写着他沧桑的岁月和悠久的历史。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小镇,街道由青石铺就,湿漉漉的,非常干净。似乎能感受到打赤脚在上面走时那种光滑和冰凉。街道两边的铺子也是干干净净,卖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店铺老板都很悠闲,有一搭无一搭的,并不是很在意你买不买。
这个小镇风貌,令我回忆起少年时代生活的那个小镇,湖北黄陂的长堰镇。那里也是这样的青石铺街,也是两边小小的店铺,店铺的门也都是木板的,有着深深的岁月痕迹。小镇的旁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是清澈的,可以看到长长的水草在溪流中像舞蹈一样的摆动,婀娜多姿。每次读到《诗经》,我总是在脑海中涌出这幅图画。
青岩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青岩古城大约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修建,当时的贵州总兵班麟贵修旧城,希望成为军事要塞。后来他的儿子班元寿又修筑新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路过青岩时,他的记录是“青岩其城新建”。这样算来,青岩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青岩成为今天的规模,还是清朝咸丰三年(1853),青岩团练总理赵国澍手中。但是,很多写关于青岩的文章,都无一例外的谈到青岩这个地方各种宗教如何相互和谐的在一起共存,这当然也不错,的确,这里有佛教的庙宇,有道教的道观,有天主教的教堂。但是,他们都很少提及,青岩是中国第一场教案的爆发地。即历史上著名的“青岩教案”。贵州知府,贵州兵备使田兴恕杀害法国传教士文乃尔。
说起这个田兴恕,还真是一个人物。他是湖南湘西凤凰竿子镇人。当年曾国藩练湘军,和太平天国作战,其中湘军的主力,大部分来自湘西的凤凰,凤凰镇竿镇的士兵,俗称“竿子兵”,勇猛无比。太平天国的军队一听说竿子兵来了,则望风披靡。曾国藩攻打南京,用曾国荃作先锋,曾国荃则用“竿子兵”打头阵。其中第一个冲上城墙的,就是竿子兵的头头田兴恕。因为军功,田兴恕于咸丰六年升为总兵,24岁时授贵州提督,钦差大臣,25岁兼任贵州巡抚,执掌贵州军政大权。
干部年轻化当然好,但是这个年轻人,仅仅是一介武夫,没有文化,不识字。所以治理贵州,不免莽撞。青岩教案,就是他莽撞的结果。因为他不满基督教在贵州地区的传播,看不惯洋人做派,因此动了杀机。在他的授意之下,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树率兵斩杀了天主教修士张文澜,陈昌品,罗廷荫和修会女佣王玛尔大,并且查抄了修院的经书,祭品,还捣毁了大修院。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
据我所知,每年去青岩旅游的人数不少,但是知道青岩教案的人不多。能够去看青岩教案遗址的人就更少。其实,这个遗址就在青岩古镇的旁边,相距不到一公里。近代史上这么一个重大事件,已经淹没在枯草衰叶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