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中国人亟待摒弃的五大“有病”心态
(2011-01-13 11:02:17)
标签:
杂谈 |
一、对别人的评价十分在意。
二、对自己的成绩喜欢炫耀。
一些中国人对自己的成绩,总是喜欢吹嘘和炫耀,甚至不顾实际地拔高,有三分偏要说到六七分,不说到七八分就不过瘾。比如,有的人自费出了一本书或者搞出了一份发明成果,外界的评论还没有出现,自己就四处自我宣扬是什么“一部力作”、“优秀作品”、“填补空白”,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中国人局限于小家庭、小天地,所经历过的事情太少,没有见过大的世面,一旦自己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和成绩,就飘飘然地不知所以然,所以才四处吹嘘和炫耀。
三、对自己的毛病极力回避。
一些中国人很少注意检点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尤其是在对待自己存在的十分明显缺点毛病时,总是在自我极力回避,自己从不愿意讲出来,又不愿意让别人说出去;个别人甚至还自以为是,经常把自己的缺点毛病当作优点,自我地发扬光大,而绝对听不得别人的任何批评。这种自以为是、自以为在各方面都是老大、都是第一的做法,其实是对待自己不够实事求是,长此以往也是很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与进步的。
四、对不如自己的人看不起。
一些中国人特别喜欢在不如自己、比自己很差的人面前摆阔气、显大气,以为自己是聪明者、胜利者,高别人一头,别人一无是处,别人永远也赶不上自己,因而总是在各方面看不起别人。比如,有的人一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马上就会看不起那些过去跟自己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
五、对比自己强的人多奉迎。
有些中国人见了大官和有钱的人,经常是满脸堆笑、曲意逢迎,极尽了溜须拍马献媚之能事。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对上对下两种面孔,对下板起面孔冷若冰霜,对上则满脸堆笑、曲意逢迎、说一不二,完全是一幅低三下四的奴才相。
………
“有病”心态,有如鲁迅先生当年所批判的阿Q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缺乏自信心、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表现,不仅不利于中国人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与提高,而且也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社会危害很大,它会使中国人在整体上以我唯大,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旁若无人,最终导致人人不能全面看待自己,容易浅尝辄止,鼠目寸光。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中国人内部之间的团结合作,也会使人们的向心力、凝聚力受到一定的损害,这个问题是不可小视的。
“有病”心态的成因十分复杂,这跟中国人经历过的屈辱和贫困的漫长历史有关,也与近年来一些人经历过贫穷困苦后率先实现富裕有关,更与中国人的某些民族劣根习性有关。所以,要摒弃“有病”心态,也并非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应该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