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六祖  之五  黄梅五祖寺

(2010-11-06 09:58:38)
标签:

杂谈

 

第五站   黄梅五祖寺

 

 

 

 



http://s7/bmiddle/669f7f54tdcb8984cd8d6&690 之五  黄梅五祖寺" TITLE="寻访六祖  之五  黄梅五祖寺" />





【黄梅五祖寺山门】



    离开深圳,我再返回武汉,计划去此行的最后一站,黄梅东山五祖寺。

虽然是湖北人,到五祖寺我还是第一次。

    周日上午从武昌出发,沿武黄高速到黄石,再从黄石上黄黄高速,抵达黄梅,大约一百多公里。

    五祖寺始建于唐永徽五年(654),是弘忍大师道场,亦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车出黄梅城关,大约十余公里,抵达东山,也就是当年的冯茂山。相传四组道信住在黄梅西北三十余里的双峰山,弟子弘忍住在与此不远的冯茂山,继承和发扬道信的禅宗。因冯茂山位于双峰山以东,所以被称为东山,五祖禅宗亦被称作“东山法门”。

 

    汽车从山门沿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直达山顶白莲峰。寺门高耸,上大书“五祖寺”三字,为赵朴初手迹,两边对联是:“上接达摩一脉,下传能秀两家”,形象的概括了五祖寺在中国佛学界的崇高地位。

    昨天通过省宗教局朱处长已联系好五祖寺方丈见忍,但他今天在省里开会,要晚一些才能返回寺里,先由监院维道接待我们,维道是湖北应城人,出家数年,先在归元寺昌明大师手下学法。后来他认为归元寺“太闹”,遂要求转来五祖寺。年轻的维道圆头大耳,憨态可掬,生就一副弥勒像。他引领我们到尊客室饮茶,讲起佛经来头头是道。《愣伽经》的“伽”字,我们以前一直读“jia”,听他说方知念“qie”,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为了等见忍方丈,我们在寺内游览,并沿“东山古道”一直登上山顶,在海拔八百尺的白莲峰顶,俯瞰四野,真正感到东山有王者气象,想象当年发生在这座寺庙的许多故事,想象这些人物对中国佛教界的重大影响,不禁肃然起敬。

    当年五祖弘忍门下,出了两位了不起的大师,一是神秀,一是慧能,神秀“时时勤拂拭”,是主张“渐修”,而慧能“本来无一物”,主张“顿悟”,所以佛教史上,称为“南能北秀”,“南顿北渐”。

    据史料记载,神秀,汴州尉氏人,自幼学老庄,易经,同时也修佛教,遍览经史,博学多闻。其人身高八尺,生得秀目大耳,有王者之风。二十岁时,在洛阳天宫寺出家,于永徽六年(655)到黄梅东山寺五祖弘忍处,随侍亲近达六年之久。神秀师于弘忍时,已经五十岁,但他一直以打柴提水等杂役服劳,严厉刻苦自己,渐为弘忍所识以致器重。

    随侍六年之后,已有五十六岁的神秀,告辞东山,埋首于加意苦行,并在荆州玉泉寺以东的楞伽峯度门寺教化经法,天下弟子仰慕其德望,群来集会。但他犹独棲修炼,诚恳精进,其求道的志向与毅力,实在非一般人所能为。以致于弘忍曾经叹服地说:东山法门,尽在秀矣!

    久视元年(700),神秀以九十高龄为武则天所召,延请入京,武则天不计君臣之别,亲加跪礼迎请,她説,“传圣道者不北面,有盛德者无臣礼”。经常向神秀问道,王公以下及京都世庶,闻风争来偈拜者,日以万计。被称为“两京法王,三帝门师”。

    神秀及其弟子普寂,以两京为基地,其禅法传遍大半中国,号称:“北宗门下,势力连天”。相比之下,当时的慧能则还局限于岭南一隅。在慧能去世二十年后,其禅法依然无闻。故宗密说:“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

    我查阅过一些资料,禅宗南北两派力量对比的转换,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在此之前,慧能大弟子神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召开“滑台法会”,与北宗著名禅师崇远举行激烈辩论,抨击当时最有声望的神秀大弟子普寂的禅法,提出要“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旨,为天下学道者辩是非”。

 

    在这次辩论中,神会正式提出了禅宗的法统:即由达摩传二祖慧可,由慧可传三祖僧璨,由僧璨传四祖道信,由道信传五祖弘忍,由弘忍传六祖慧能的传法系统,断言当时声势极大的神秀是旁门。神会在这次大法会上,表现出了光明磊落,为法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各种威胁破坏,他宣布:“为弘扬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众生知闻,岂惜生命!”

    由于神会慷慨陈词,南宗得以在北方地区传播。但离建立正统的地位,还相去甚远。

   “安史之乱”爆发,朝廷为了战争,筹集军资,于各地设戒坛度僧,收香火钱,神会被推荐掌管开坛度僧事宜,为朝廷立了大功。平乱之后,被唐肃宗召入宫内供养,这才大大提高了南禅宗的地位。据史载,神会入宫后,为南禅宗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由郭子仪出面奏请,为达摩初祖立谥号;二是由广州节度使韦利启奏,将六祖慧能传法袈裟入内供养。从此之后,南北禅势力转换,南禅宗渐成为主流。

    当然,更重要的是,“安史之乱”打击了数百年之久的门阀士族经济,而士族经济的崩溃,则导致依附于这一经济基础的佛教势力衰退,寺院被毁,僧尼逃亡,经籍散佚,“三宝”荡然。而游离北方经济中心,远在千里之外的南禅宗,反倒受到破坏较小,也许我是学经济学的,爱从经济层面考虑的原因吧!

 

   下午四时左右,见忍从武汉赶回,我们在方丈室交谈。话题从“人间佛教”谈起,我所关心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信仰缺失,道德崩溃,我希望佛门能对世俗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见忍深深赞成。他认为这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因他后边还有法会,我们看见几位驾着挂北京牌照的悍马、保时捷汽车的年轻信徒入住寺内,估计是为他们做法会。不断有人到方丈室催促,言谈只能匆匆结束。但我感到,见忍方丈博学多闻,有弘法大志,日后可与之交流。

 

    

http://s4/middle/669f7f54t945a3a61e933&690 之五  黄梅五祖寺" TITLE="寻访六祖  之五  黄梅五祖寺" />

 

                                   【见忍方丈】    资料图片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东山寺的主人弘忍大师。

    弘忍俗姓周,黄梅人氏。七岁侍奉道信,随从道信在庐山习法十年之久。以后到黄梅双峰山,他三十年不离道信左右,深得其思想精华,创立“东山法门”。

    弘忍在双峰山修行时,精勤于劳役,定力深厚。更重要的是他“口锁是非场”,闭口不谈人家的一切闲言,默默修持己行,用功辩道,广积阴德。弘忍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述,是一个寡言的禅师。

   弘忍的时代,佛教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由于玄奘回国,使得长安佛教界一时热闹非凡,许多信徒狂热迎接唯识佛教的新时代,就连在长江流域一度繁盛的天台寺和三论宗,也由于南北统一而被长安佛教所吸引。但弘忍在如此形势下,竟能在冯茂山默默隐居,传行达摩禅风,充分显示弘忍非凡品格。

    我在返回的路上想,是什么力量让弘忍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他没有把衣钵传给当时已经有深厚佛学造诣的神秀,而去传给一个尚未出家的寺院杂役?这种不同寻常做法需要多大的勇气!而历史又恰恰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弘忍大师的慧眼,成就了慧能,也成就了中国禅宗,成为中国佛学界千年佳话。

 

 

http://s16/bmiddle/669f7f54t753c4195f7df&690 之五  黄梅五祖寺" TITLE="寻访六祖  之五  黄梅五祖寺" />

 

 

 

【和见忍方丈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