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根乡村,奉献师爱,他最美

(2024-07-05 09:05:47)
标签:

被推荐资料

分类: 原创教育理论

扎根乡村,奉献师爱,他最美

——记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初级中学教师万鹏

他在乡村讲台默默耕耘32载,以赤诚之心坚守着所热爱的事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智慧和汗水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他立志以生命书写永不褪色的教育人生。

                               ——题记


 

万鹏老师毕业于沙市教育学院,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现任学校后勤副校长。928月从教以来一直扎根乡村学校。32年间,先后任职张沟二小、隆丰小学和张沟一小,现任教于仙桃市张沟镇初级中学。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2016年第一批)、仙桃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大学异步教学研究会会员。《识·记》丛书副主编(向德荣主编)。万老师90年代初始涉教研,曾撰文《对“开放式”教育的几点反思》,对当时风行一时的“开放式教育”予以批判;文章其后收入《新中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集》(2002年度版)。在《青年与社会》《语文学刊》《湖北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等杂志上发表随笔论文10余篇。

 

 

 


 


万老师潜心探究农村家庭教育问题,2016年至2018年参与了颜文豪主持完成的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大招标课题“家庭教育研究”。他曾被评为仙桃市2019年“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中语会2023年度“百名读书种子教师”。 他还先后两次获得(20152018)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20172018)中国教育学会优秀特约观察员等殊荣。

 

奖章促学,激励增效

    真正热爱教育,喜爱钻研探究的教师,他们一定热衷于用爱与智慧鼓舞启迪学生。

50岁,知天命之年,万老师在农村教育园地已孜孜耕耘32载。记得初为人师,他在张沟二小缓缓启航。从教低年段低龄学生起步,他发现班上好多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在学习上受挫容易泄气。为了激励学生,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他请街边篆刻师傅雕了两枚木质图章:一枚刻着“奖”字;另一枚是“红旗100”。那一年教数学科,在学生作业本上处处可见鲜红的“奖”字和醒目的“红旗100”。万老师以独特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肯定鼓励,简易的办法总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致瞬间燃爆。

 


 

在现在的初中普通班,万老师仍坚持使用着“红旗100”:检查预习、检查听默、检查试卷更改……

             爱心育人,送教上门

 


 

有爱心的教师决不会辜负时代对自己的托付。

学生小许,家住仙桃市张沟镇联潭三组。该生母弱智,本人弱智,性格孤僻,寡言少语,与陌生人见面时常胆怯,完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20197月小学毕业。许同学疫情之前在汉正街随同村师傅学做裁缝。积贫积弱的家长只要求他能够成人自立生存。全市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万老师是学校责任人之一。为了扶助这名因残辍学的学生,按政策责任人必须每周送教上门一次。面对眼前特殊家庭,特殊的受教育者,他和另一送教教师果断采取集体备课,根据智力情况为他量身制定了翔实的培养计划。每一次上门都有对具体方案与授课内容的修改,使其尽可能适应贴近孩子的智力可接受范围。而事实上这孩子对最粗浅的启蒙知识他都难以完全接受,万老师只能每次写出范例让他照写——试图使他在反反复复模仿中逐渐习得。万老师说,只要持之以恒,教育事实总会获得根本改变。即使再难,送教活动都得坚持下去。

 

 

 

勤奋工作,硕果累累

 


 

在二中(张沟镇初级中学)执教二十二年了,万老师一直耕耘在普通的班级。普通班学生基础差,为了能夯实学生的基础,妻子还在熟睡,他就早早起床去了学校。在黑乎乎的教室燃起蜡烛等待第一个学生。十多年前,乡镇学校条件要比现在艰苦很多,老师伴着学生在烛光中晨读的情景是同时代人至今都抹不去的记忆。在幽幽烛光中,万老师默默坚守在讲台,想方设法倾尽心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辅导孩子们写作,还经常向地方报刊推介孩子们的优秀习作。

 

 

 

 

 

 


 

 

 

万鹏老师是一个有执着心的人。就语文教学而言,他从没有动摇过,有人将学科教学分为三六九等,教语文是当老师的末路,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而万鹏给人的印象总是乐此不疲,矢志不渝。有几次学校岗位调整,他都字句铿锵地加以争取,特别是一次教师公开聘岗会上,他高声疾呼:我要教语文!那种坚持,那种执拗,令所有教师震撼。他和学生一道开展异步教学的实证研究,在语文教学的具体环节、内容等各方面主动寻求教学方式的变革。他指导学生提纲作文,提倡作文三改法,曾以该主题在正道语文做过一次线上讲座,在当时颇有影响。再者就是班级管理,万老师给人的最初印象是极不擅长组织管理,班级纪律一度散漫。但之后他的一些经历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在业余静心阅读班级管理专著,详细整理理论笔记,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站在专家的肩膀上探究创新。在学习魏书生的过程中,他自创一套“自画像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模式,该成果获得首届农村教育发展优秀案例成果奖个人类二等奖。万老师笔耕不辍,写作,散文,诗歌,随笔,一直的锤炼使语言应用更顺畅,连新年祝词都用藏头诗,别有新意。打磨文字不是心血来潮,它需要一直如此。还有一事也能看出他的执着,那就是对中学高级职称的争取,连续几年来准备资料上报,从不放弃。有理想,有追求,敢尝试,敢变革,这就是追梦逐新的万鹏。

 


           

大家用爱阻遏学生的流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奉献育人的心,更需要无私的爱架起渡人的桥。

前些年,在万老师班上有一名宋场的同学,因家境特殊,心理创伤很大。这名同学一直想辍学去学裁缝,每到开学,便是她最焦灼难熬的日子。她的母亲早逝,单靠父亲独立维持一家生活。开学了,别的同学都顺利进班了,只有她仍在校外彷徨犹豫。为了留住该生,万老师与物理科杨老师多次入户走访,与她促膝交谈,一起帮她寻求解决办法。当时国家还没有实施资助生政策,万老师决定试一试组织班级科任教师为这位学生捐款。一经号召,大家都纷纷支持,少的十元,多的四十元。万老师将带着温度的筹集款亲手递给她的父亲。是老师们的坚持,善举保障了她初中顺利毕业。后来,她考上了一所心仪的大学。

 

爱是尊重,再塑生命

 


 

莎莉文老师以无私的爱唤醒了海伦.凯勒的灵魂,她的高尚之举再造了一个伟大的生命。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慷慨与宽容,使得世界无比美好。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敬业,那么他应该尊重所有的受教育者。

多年前,万老师遇上一名患怪病的学生:在他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毫无症状地蜕皮;满身就像覆盖着一层参差不齐的鱼鳞片。可能是痛痒的缘故,这名学生习惯在浑身上下抓挠,情况特别时,蜕得皮屑四处都是。那时候,同学们都挺厌恶他;班上只有一个胖小子愿意和他同座,关系还很要好。老师们也都不敢正视他;万鹏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并不介怀。起初是向熟悉他的人了解情况,得知是罕见的“鱼鳞病”,要治愈不太可能。他的母亲经常给孩子送饭,万老师又与他母亲交谈,母亲总是面露难色。面对一些老师、学生的鄙夷,万老师愧怍不安:孩子的皮肤先天受了创伤,一定不能让孩子的心灵再受二次伤害。万老师以身作则,从未疏远过孩子。在班上、学校,凡是他能参与的活动都鼓励他优先参与。万老师见他喜爱下象棋,就专门为他组织一次比赛。班上的胖小子是他的老棋友,他俩经常相约课间厮杀,万老师是忠实“看客”。

这名同学很孤僻,愿意和他分享生活的人毕竟不多;其实,他也有很多奇妙的想法。他的写作能力不错,翻阅他的日记,总能读到几句与心相契的句子。为了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激发他的自信心。万老师经常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详尽批语,主动与他对话交流,用温暖的语言轻拂他心灵上的尘埃。还曾经为他设计了一道特别作业,鼓励他在日记本上连续记自己的生活。他写“下象棋”,写了一周时间,前后故事内容连贯,在字里行间不时有真情流露。有的精彩片段得到万老师的首肯,并在课堂上一一赏读。那一刻,他特开心地笑了!那是一种从心田深处洋溢而出的美好!

赞美一个人的优点,会使人信心百倍;而放大一个人的缺点,常使人垂头丧气。一个有缺陷的人,必然有人所不具的禀赋。

                             未来可期,千分爱,万分喜

 


麒麒这孩子渴望亲情,时常挂念他失散多年的爸爸。尽管放暑假了,万老师仍对他放心不下。为消弭他的自失心理,万老师花7.2元网购了一本墨绿色笔记本,还另备了两本丛书,打算在家访时赠送给他。在笔记本、书的扉页上万老师郑重题写了祝福赠言。

麒麒情商很高,以为语、数、英三科老师会相约同访。特意准备了三份旺仔牛奶,一字儿摆在三科暑假作业本上。当万老师递给他礼物时,他略显惊异,连连施礼:“万老师,又让您费心了!”询问他近况,他表示自己能坚持写作业;还欣喜地告诉万老师,他会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活。

未来可期,妻子听闻万老师要家访,帮着挑选了这个主题。

大家不希望这么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沉沦,必须为他激起“亲情与爱”的涟漪,让他的未来扬起幸福的浪花。万老师鼓励他在崭新的笔记本上攥写一下自己的心愿。起初,他忐忑不安,特别紧张。之后,他足足写了四排。他并不愿让人知道他的心思。而于万老师,是格外的特许。

 


感恩家庭,静心跋涉

32年乡村教育跋涉路,万老师坦言在外他要感谢太多人的引导,在家要感恩一个人的负重。妻子知道他爱写写画画,贤惠的妻子总不忍心家庭琐事拖累他。为了丈夫能更好地工作,心无旁骛,家务活几乎是一人包揽了。万老师有时也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只要妻子一听说他又有“东西”要写,总会催促他放下手中活,说“快去忙你的吧!别耽搁了。”每每想起这句话,他就抱愧。

 

                  

2020年春,万老师主动奔赴抗疫前线,在朱坊村驻队,吃住都在朱坊。作为下沉的工作组成员,主要任务是在村部协助工作和驻守卡口。正月初五奉命,四月中旬回家,历时两个多月。住房卡口条件艰苦,他和战友们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命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保障了驻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外驻守的日子,家务全靠妻子料理。

乡村教育之路在万老师的脚下不断延伸!他常在心里默念:“一生执着,静心跋涉”,过有内涵的生活。他懂得,妻子能理解他。事实上,教育人生的书写,离不开他妻子一笔一画的协助。

2024.0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