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水

(2015-01-30 11:52:08)
标签:

作品

分类: 散文随笔

换水

 

应《中国民族》杂志之约写一组关于西北回族生活的散文随笔,我首先想到的是换水。

换水是西北回族方言,大意是沐浴。在每次写重要的稿件之前,我都会先换水。中国古人就有这样的仪式,在读圣贤之书,或者在欣赏名家书画,弹奏经典乐曲之前,都要沐浴焚香的,以示庄重和敬畏。现在的人潦草了,轻薄了,没有了这样的讲究。我这样讲究,倒不全是对文学、对文字的敬畏,而是一种习惯,回族的习惯。回族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是要换水的。不光是我这样的文人书生,那些土里刨食的农民更讲究。

换水最初来源于宗教信仰,是一种宗教仪式。

换水分大净小净大净指洗浴全身,小净指洗浴下体、手脚、七窍等易脏的一些部位。成年男女每七天必须洗一次大净,每天五时的礼拜,进坟地上坟,过节祭祀都还要洗小净。换水不同于洗澡,洗澡要随意些,可以是泡,也可以是淋,先洗头还是先洗脚都无所谓,洗净为目的。换水就严肃得多了,程序几乎严格到繁琐的程度。先洗什么,后洗什么,哪个部位洗几次,怎样洗才算到位,洗哪个部位念诵什么,都要一丝不苟。正是这种一丝不苟,使回族的洗浴有了神圣性——任何细小的事情,当你千万次地重复一丝不苟的程序时,事情本身便有了神圣性。

换水从一种宗教仪式,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回族人上寺礼拜、祭祀过节要换水,生活中大发小事的,都要换水。

开始耕地前,要换水。人来于土,归于土,一生一世依赖土,人对土地必须敬重。在犁铧刺穿土壤,破开大地时,人有足够的理由要保持身体洁净,内心洁净;用肮脏的身体,肮脏的心面对土地,那是一种亵渎。播下种子前,要换水。种下一粒粟,指望着收获万颗籽,播种的是一种希望。身心干净,才能得到干净的籽实。开镰收割前,要换水。面对安拉的恩赐,大地的回馈,汗水的凝结,在欣喜中,人应该知道感恩,知道满足。

出远门要换水。回族人认为,出门见人,身上要干净。不洁的话,会冲了别人。自己身上不洁,也容易被不洁的人冲了。好像换水使自己身上有了一层保护膜,有了一层盔甲一样,可以避免自己和别人受伤害。出门前换水,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怕冲了万物。有一种形象的说法,说要是身体不洁的话,涉水过河,河水要哭四十天;踏上小草,小草要哭四十天。这有点类似佛家“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境界。宗教劝人向善的一面总是相通的。河水、小草的哭泣,一般人是听不到的,但自己干净不干净,谁都知道。

身边咫尺有万物,万物都是神圣的,所以回族人时时处处都要保持洁净。有一句老话说,回回身上一把水。经常换水洗浴,已经成为回族的一个特征。不过,经常洗浴,在自来水方便的城市和雨水丰沛的地方,很容易做到,在缺水的地方,就有些困难。我老家宁夏南部山区一带,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常常都很困难,换水洗浴就更难了。但习惯往往又变成一种坚守,回族人总是会想办法换水。有时,用苦咸的河水。有时,连河水都没有,只能用土净。用干净的土,摩遍全身,也算是换水了。用土洗浴,这在一般人,是不可想象的,不能理解的。一般的人,身上沾了一点土,都要赶紧用水洗掉的。想不到,土是干净的,是可以洗掉人身上的脏污的;更想不到的是,身上沾满土的人是往往是最干净的,甚至有可能是圣徒。

这样看来,回族人换水洁身不光是一种宗教仪式、生活习惯,实质上是回族人敬畏安拉,敬重他人,尊重万物的生活态度。

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一次次洗浴身体的过程也是一遍遍洗浴灵魂的过程。

回族讲清真二字,指清洁,主要就身体而言的;指纯真,主要就内心而言。清真二字一表一里,是修身的两个层面。换水还处在第一个层面,内心的真纯还要经过更严格的修炼。真正达到内心真纯的人,眉心里就有了光亮。

走在宁夏南部山区,你会遇见一些回族人,尤其是老人,由于辛苦劳作,由于风吹日晒,还由于用苦咸的水,甚至是土来换水,他们大多面容黧黑。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的眉心处有光亮。他们是身心干净的人。

我就试着用洁净的身心,洁净的语言,介绍这样一些洁净的人。

《中国民族》2015年1期“黄土之上”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