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某地小学即将产用“0”取代“X”的方式,为孩子批改作业。看完新闻脑海中的思绪瞬间万马奔腾般联想到了成人世界年终报表上的“负增长、负盈利“等字眼。本来错的就是错的,本来没有盈利就是没有盈利,非要用好听的好看的词汇和图画表示,瞬间折射了国人“自欺欺人到自己已经深信不疑,并且引以为傲”的地步,可怕的是现在竟然波及到了小学生那里,实在令人咋舌。因此,禁X令本身就应该是个X。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因为挨骂、学不完作业怕被罚、和父母斗气开车撞亲,等等一系列自杀、伤人、离家出走等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各界也都在热议现在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在职场遇到问题就发脾气,实在不行就是俩字:“辞职”了事。如果禁X令被执行,那么以后的小孩子连面对作业本上错误的能力都没有。那么又怎样才能自立自强、抵抗融入社会之后的压力呢?这样一面说孩子需要锻炼抗压能力,一面又要从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连错误都要柔和对待的环境中,岂不自相矛盾?
幸运的是,禁X令并没有一刀切式的被硬执行下去。可见相关领导还是有考虑孩子成长问题,和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的确,小孩子,尤其是零零后,基本上都是一家七八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小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和观念,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讲的确不好改,心理落差非常大。在作业批改上用“0”取代“X”,标注错误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孩子心理的作用。但“学校一个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和在家里七八个大人对一个孩子”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与落差,要比作业本上的大“X”猛烈的太多。与其纠结于作业本上的符号,不如仔细思考一下孩子从小孩到小学生角色转变之间的心理问题。相比之下,后者要更为棘手。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值得思考。无论是画“0”或者“X”,最终都代表了这道题,或者一个部分写错了应该改成正确的。如果代表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么画什么符号真的有那么重要么?真正的小学生,如果没有经历早教和学前班的话是不知道“0”或者“X”到底有什么分别的。因此,修改一个符号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的确,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前都经历过早教、学前班。那么,教育以“0”取代“X”的方式,为家长的拔苗助长埋单就真的正确吗?况且在学前班上,老师批改作业错的地方都会画“X”,要伤害早就造成伤害了,在小学弥补是不是稍晚了些?
最后,还是要奉劝一句:搞教育的就应该切切实实的把对学生有用的知识放在书本里,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才是最棘手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