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一对初一好姐妹双双坠楼。记者调查时就连学生家长都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选择坠楼?为什么要自断生命?不排除课业压力大的原因,也不排除学校的责任,更不否认现代影视剧的渲染。但在这一切的背后,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刨除此次坠楼事件不说,当下的学生从吃海鲜喝柠檬汁中毒死亡到割腕、未婚先孕、再到开豪车出言不逊,到轮
奸、再到残害室友,似乎跳楼是这些事件里相对较轻、影响较小的事件。然而这一切事情的起源并不是因为钱,那么不禁要问当下的孩子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呢?又是什么让孩子选择了悄无声息的自断生命?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重视分数本身没有错,给孩子报补习班、特长班也没有错。但是你知道孩子真正想的是什么吗?从小成长在家长用爱编织的大网里,任何事情都有人替自己做主,那么孩子的责任心就会大大降低。他们会认为只要顺着家长的意思去做就好了,日复一日的这就是生活。但现实的生活却是,18岁高考之后甚至说中考之后,都是要独立生活的,但是之前家长和老师并没有教给他们怎样独立生活。为什么孩子中高考时、填报志愿时会空前的暴躁?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以伦比的恐惧,因为他们史无前例的在人生转折点上、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自由。这种失望和恐惧真的就只有体会过才能明白。
到这里又提到了沟通问题。其实国内的教育一直都是趋向于“君主专 制和民主集
中制”这类体制,可能比喻的有些不太恰当但这就是事实。学校和家庭并没有把孩子当做主人和成员。在家里孩子有想法会和父母说,但家长往往回复都是“不务正业”。孩子想去外面打工,不务正业;孩子想多学学天文、恰恰、桑巴,不务正业;孩子想去海边玩儿沙子看海景,不务正业;甚至说孩子喜欢一个节目,但要减少一些睡觉和上补习班的时间,不务正业。在学校,孩子喜欢写作上课时偷偷写,老师就会像猛兽一样发了疯的抢过来撕掉;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儿偷偷递纸条,老师就会像扫黄打非一样把双方父母叫来一顿乱喷;孩子喜欢一本书,上课时多看两眼、自习课时多看几眼,老师看到就会发飙不是没收就是一顿狂骂。的确,孩子是需要学习,但未必是跟着你和书本。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为什么当你问他有没有梦想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什么是梦想?”;为什么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好?为什么你越来越不知道孩子都在想些什么?长期处于家长和老师一言堂的生活里。你根本就没给他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你根本就没把他当做家庭和学校里与你同等的成员,孩子凭什么与你交心?凭什么把想法都告诉你?你把他们喜欢的课外书撕掉,把他们喜欢的游戏删掉,那么你想让他们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呢?
其实国内的义务教育一直缺少实践性教育。孩子在情人节出去卖花,家长知道了会像他们无可救药了一样各种埋怨。孩子就会感觉似乎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以后也不愿意去做。然而这还是好的,有很多孩子根本没机会去做,也得不到埋怨。但现实是大学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去兼职打工挣钱。一个什么都不懂,一脸稚嫩,没有任何阅历的成年人,如果你是老板你要吗?未成年,老板和同事都会适当地帮助,打零工也不可能像正常成年人打工那样。但孩子却懂得了很多。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被保护、被帮助的特权,又要自己独立,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天方夜谭。他们受了委屈回来抱怨,你们又会说“那么大了,经不起这个,没有能耐"。那么你想让孩子怎么生活呢?对于你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比天还大。毕竟你身经百战,孩子一战都没经历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