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高考志愿填报现场,一名女生预报新闻学被记者吐槽“压力太大”之后,转报教师又被劝阻“当老师,不容易。”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份工作叫做轻松,也没有一个岗位叫做容易。让我们充满动力与希望的,也就只有埋藏在心中的那份理想了。但事件中的小女孩居然还要靠旁人的建议来决定自己的志愿和理想,实在令人痛心。一个18岁的成年人,竟然不曾拥有自己坚定的志愿和理想。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十八年的学习长跑的确让很多孩子习惯了,被安排、被灌输。更加适应了考试,和准备考试,这两件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可能在之前的十八年里孩子从未考虑过喜欢什么,也没有时间想我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突然在十八岁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主,决定未来的方向,这的确有点强人所难。也许这便是成年之后的第一个真正的考验吧。但事实上高考志愿和工作是两回事,喜欢什么和专业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大学里即不挂科,又结结实实地追梦,为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做了足够的铺垫和准备。理想是要为之奋斗终生的,志愿可以改理想不会变。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事实上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志愿只不过是人生众多选择里的其中一个而已。重点是,这个选择是人生中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因为被扣上了“第一”的帽子,所以太多人都非常重视。但究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因为这第一个志愿而改变了人生,进而成为终生事业呢?可能还不足百分之一吧。所以媒体和大众不应过分渲染它的重要性,让孩子错误的理解为“高考志愿选错了,就是终生错误。”
真正的理想永远是心底的渴望,即便是有成百上千人说“你不适合。”你也会坚定,甚至说是固执的奋斗下去。即便暂时的工作不是你想要,也会抽出时间去追逐心底的渴望,尽一切办法去实现。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理想便是那听人劝之后,依然故我的坚持。所以才会有人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即便是遍体鳞伤,但那个理想依旧在。这才叫做:理想。
十八岁,是理想的启蒙。正是因为选择过、经历过、失败过、痛苦过,才明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年轻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到这里不愿意再呼吁教育给予孩子梦想启蒙,这对教育行业更像是苛求。因为真正的理想是教不出来的,而是冥冥之中的早有约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