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雨、杂文 |
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一极品老师竟然在发给全班学生家长的短信中称:不足八十分者为“垃圾”,不及格的“累街坊”,并相对应公布部分学生名字。消息刚一爆出,瞬间引起哗然。不禁想到最近同样火热的“小学生因升旗仪式告白疑被劝退”的消息。二者表面上看来并无多少联系,但实际上则把教育包容度暴露得淋漓尽致。
首先,教育要有足够的宽容和独到的视角。事实上借升旗仪式向女生告白是一个集脑力、勇气、智慧,于一体的事情。孩子敢于去做,作为人民教师其实应该首先看到他的闪光点。然后再去告诉孩子该怎么做、错在哪里。仅仅是一个表白,难道过错和打架斗殴同等?打群架没出事儿还不至于开除呢,为什么表白就要被劝退?每个孩子都犯过错,你不告诉他为什么,连个改过的机会都不给,总是罚罚罚、实在不行就劝退,就真的有用吗?说回到,本次事件。如果说不足八十分者为垃圾,那么是谁教出这些垃圾的呢?事实上,班里所谓的垃圾应该不在少数,这么多垃圾请问学校装得下么?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所有分数都高于80,如果自己做不到,那为什么还要强求学生呢?因此,教育应该有足够的包容性和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学生的潜质,然后给予足够的包容,至少要给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远比一棒子打死要有影响力和教育意义得多。
回顾两次事件,更加体现了分本位思想在教师脑海中的根深蒂固。如果把升旗仪式下的表白男生,换成学习成绩在全区前五,并且家境殷实,准清华、北大以及国外名校苗子,而且奖状无数的男孩儿。请问还舍得劝退吗?说到底还是升旗仪式下表白男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优秀到缺他不可的程度。学校高考成绩不用靠他拉动,也不可能创造出去世界名校的奇迹,劝退与否对学校无任何伤害。但他让很多老师没面子了,所以还是劝退了;不足八十分者为“垃圾”,这就是赤裸裸的分本位思想。但是别忘了,就是这些所谓的垃圾给我们建造了房子、车子、手机……以及种植那些大米、白面、蔬菜。就是这些所谓的垃圾,让我们知道生活是真实的。有些垃圾,要比精英挣得多得多。
的确,上学没有不挨骂的。但是别忘了,孩子也没有不犯错误的。所以说,教育者应该拥有更多的包容。不仅仅是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包容,同样更加要对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包容。如果一个学生无法拉动中高考成绩,无法通过中高考为学校争光,但他犯错误了而且很严重你会包容吗?天才毕竟是少数,教育就是要让那些普通人变得不普通,让蠢材也变成天才。学生不增长能力,要教育还有何用?
因此,“无包容,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