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有位非著名的著名作家曾经在一本书中说过“拧巴是一种生活境界”因此这句话从我小的时候就注定了我将是一个矛盾体。直到有今天快要把自己拧巴成麻花,但目前为止依然无法想通这个世界。
小时候大人都说欺骗是恶,但我却只能看到:人造食物满街卖;仿冒官车警开道;没有危险人身亡;自杀被刺十三刀;明明有雨偏说晴;脆弱桥梁昨天造;包治百病无疗效;股市一直在涨好比年终汇报;学生学习就是好7分入职没掺料;恐龙相亲说美女;明明很挫偏说高;优质奶粉不含钙;干煸鱿鱼不是鱼……
长大以后大人都说要好好学习,但我却只能看到:书中自有黄金屋,李杜茅屋画一排;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美女早死去;拼命苦读上二本不如老爸是X刚;有个干爹就是好高档商品可劲扛;我在学习人在忙,四年之后去帮忙;辛辛苦苦才毕业,揣个几百早毕业;各种证书一排,不如人家Money一摆……
在这之后老师说人要有素质,但我却看到:路边倒人无人扶,暴力血腥有人服;百人群殴无人管,地摊小贩有人赶;地上证件无人看,放个钱包大家捡;随手关灯骂多余,捡个垃圾投鄙夷;都说新人需要带,实际不拽反倒踹;都说小伙儿有能力,实际大家都孤立……
其实我更加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征求意见直言比谄媚讨人厌?为什么成年人总拿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衡量别人?为什么媒体记者的真实报道却要受到打击?为什么年轻人的创意永远可疑?三百六十行正业本就平等,为什么有些行当永远遭人唾弃?人人本就平等,为什么还有高低贵贱?俩人亲密无间为什么分手之后唾弃连连?
虽然我对以上这一切以及还未触及的诸多为什么尚未理解,但依然行走在这个世界。并且无数次地反复验证着一切原本的该其实都是不该。于是,现在。竟然有前辈告诉我,这些原本的不该才是应该。然后,我的心里便又多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把这些原本的不该现在的应该从一开始就告诉我?这也能使我少些眼泪、少些哀怨。
【无特指、无批判、不得对号入座、更不得臆测】
【一切暴怒的背后都只能证明观看者极度心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