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培育农村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的重点工程。近年来,中央不断投入专项巨额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学生营养匮乏、发育迟缓等状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一些地方在执行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偏颇,餐盘缩水、安全事故频出,从而导致这一计划无法彻底落实。学生只是在校吃顿饭,为何如此艰难?
3元补助变2元,供货商抢走1元?贵州织金营养餐问题阴影未散,广西那坡爆出有学校将补助用于购买营养品“壮壮原生态水牛奶”,供货商可以从中赚取1元。青海又爆出有学校把补助用于购买萨其马等零食给孩子当作正餐。这些事件的发生说到底还是“钱”这个字闹的,供货商想要挣钱、学校想要捞钱,所以孩子的午餐才会缩水。由此可见,不是学生吃不到饱饭而是学校以及当地供货商实在没钱,好不容易等到政府拨款,只能先遮羞然后再填饱肚子喽。与其学校和供货商这样偷偷摸从中摸的捞钱,还不如政府在拨款的时候多给一点用于购买损耗。毕竟在这个纯洁无瑕的年代里,蛀虫也与我们同样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
如果说捞营养餐补助是一件龌蹉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就只能说是丧尽天良了。“阳光下暴晒营养餐才不会变馊”;云南连发3起营养餐事故。一次又一次的营养餐安全事故,让孩子们心力交瘁。本来是让孩子们茁壮成长的计划,现在只能让孩子们越来越颓。之前少吃点还能保证正常生活,现在让都吃营养餐居然连学都未必能上。“原来可以按时上下学,正常上课是一件如此幸运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学习。”在这一点上,还真的做到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此,我们要感谢校方感谢供货商,这种损人不利己间接教育学生的行为。看得出校方对学生的吃饭问题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否则也不会让变质和有问题的餐饭端上孩子们的餐桌。那么,如何餐能让校方对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拥有足够的认识?想必这又是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都说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但为什么这祖国的花朵越保护就越凋零?为什么祖国的花朵似乎永远得不到最纯粹的养分?不是上级部门不重视,不是政策与法规没有倾斜,不是精神解读没有到位,更不是学生不予配合。而是在政策与利好消息早已死在贯彻和落实这一类似于马拉松的奔跑路程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