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网络热捧的“围巾哥”落榜北电艺考三试。是围巾哥艺不如人还是校方太严格?是现实太骨感,还是网络太柔情?是大众太另类,还是应试教育太挑剔?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大众审美与传统教育的碰撞,同时也折射出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网络助力梦想,现实成就人生。围巾哥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梦想与现实终究是充满差距的。长得好,只能赢得大众一时的关注。所以在自媒体盛行的年代里,围巾哥可以一炮走红,其实任何人只要敢豁出脸来都能成名。所以凤姐火了;所以奶茶妹妹赢了;小月月才出来了。但现实终究是现实,它是残酷的不可能容得下半点风花雪月。所以,围巾哥三试未通过。这同时也是对网络新一代明星的启示,无论你在网络多么伟大,但你却永远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所以无论你在网络多么能呼风唤雨,其实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只是因为网络自媒体的便捷,把你我用这种便利的方式展现在大家眼前,又恰巧被大家喜欢所以才成名,而并非是你拥有多么令人欣赏的才能。换句话也就是说,大家在百无聊赖的生活里突然遇到了你;才想到“哦原来还可以真么活着” ,追捧只是出于猎奇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痛恨“应试教育”,其实大可不必。排除应试教育是多年沿用的完整考试体系不说,就目前而言其实还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够全方位明显的亮化学生能力。北电拒绝围巾哥,一定有它的道理。就像除了人民币不可能再有一样东西是人人喜欢的一样。也许北电拒绝围巾哥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不会像其他懵懂的年轻人一样,没能力还死都要怀揣当明星的梦想。舆论就是舆论,不应该强加给教育。毕竟教育有着一定的标准,而舆论只要另类、吸引眼球就可以。
其实在生活中,不乏围巾哥这样的人。他们在网络拥有足够高以至于媲美总统的低位,但是走进他们的现实才发现,生活泥烂不堪。由此想到了一些网络作家,每天拼了命的更新几万字的小说,电脑后面却饿的要死。其实他们是有一定能力的,否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被大众所喜欢。但为什么他们依然忍饥挨饿,这不是他们的无能,这恐怕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于此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那就是既能让大家感兴趣也能拥有丰富的头脑让现实接受。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但就目前而言,现实与网络,梦想与工作,其实还是需要每一个人去量身选择的。二者兼得的与很多,但毕竟是少数。我们终究活在现实的世界里,现实不允许有半点浪漫。在一个没有浪漫的现实中,我们应该想的首先应该是生活。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拥有梦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