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汉口一低年级家长得知孩子考了96分之后满心欢喜,没想到孩子竟在班级里排名倒数。面对着像火箭一样的超前教育来袭,家长们恨不得让孩子一生下来就能获得博士学历。如果顺带弄个某某某大赛一等奖,被邀请出国才过瘾。孩子的学习已然成为传奇,3岁背熟百家姓,5岁能解奥数题,学校考试双百已不再是难题。所以96分也就只能在学校里排倒数了。这个场面不光孩子感觉吃力,家长更是HOLD不住。
我们的家长已经把“要强”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最喜欢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尽管自己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别人家的孩子有美术特长,我们家的孩子就必须要有舞蹈特长;别人家的孩子能考双百,我们家的孩子必须也要考双百,如果有附加题一定要考一百零几。总之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这样才能显得自己特有派。所以家长就会让孩子学越来越多的东西,孩子就会越来越累。如此循环,直到我们谁也不知道的那个所谓的以后。拜托,孩子是人他不是你和别人相比的工具,更不是你可以随便造型的一堆泥巴。孩子有选择自己人生、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不能指望让孩子延续你未完的梦想,就像是我不能随便让你吃垃圾是一样的。况且成长与成功是一个长跑运动,一开始就冲刺到半路一定歇菜,看不看得见终点都是一个谜。
各位家长们不要忘了,你们的孩子才上中学、有的甚至才上小学。你们的孩子将要面临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学习。在这些天里你能否保证每天都像今天这样,与孩子片刻不离随时辅助其学习?孩子终究是要独立的,有一天当你的孩子走出家门和学校,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你让他怎么生活?到那个时候孩子的自杀倾向会更加的严重与彻底,他会恨你因为你从没告诉他怎么独立思考,怎么自己照顾自己。把孩子塑造成传奇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扼杀。一个没有任何能力,没有一点美好回忆,脑子里除了书还是书的人,你不会感觉恐怖吗?他又能做什么呢?
一个人的悲哀不是学习不好,而是他从没做过自己。所以不妨取消小学的各种考试,让孩子真正的玩一玩,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玩耍的不经意间获得灵感与智慧的。牛顿坐在屋子里不可能发现地心引力,比尔盖茨不玩儿电脑不可能成就微软,李彦宏不上网也不可能领航百度。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当代罕见奇才、英才。因为他们都去学书本上的知识了,没时间玩儿科学谈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