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学生被办卡,学校亦或商业化
(2011-12-27 11:28:26)
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近日湘潭数千名学生遭遇“被办卡”据了解,湘潭有部分学生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时,被告知必须注销掉以前的网银才可以使用。这让很多学生气愤很蒙圈,但是更让学生气愤的是学生遭遇被办卡学生本人却对此事一无所知。据知情人士透露,学生遭遇被办卡是因为银行要扩大开卡量。
其实不仅仅是在湘潭,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高校在大一新生入校的时候就让学生办理各式各样的银行卡。与此不同的是这些学校是让学生自己去办理学校只起了一个推荐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学生的持币量逐渐增加,办理一张银行卡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安全的行为,对学校来说也便于学校的治安管理是一件好事儿。但是湘潭上千学生遭遇的“被办卡”则是对学生自身权利的一种无视与亵渎,更重要的是该银行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根据《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第六条“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第七条第二款“不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或者不使用本人身份证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规定,在学生没有亲自到场且没有其代理人到场出示身份证银行是不能予以开户的。在事件中该银行与学校在没经过学生允许的情况下私下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同时也侵犯了学生的姓名权和和选择权,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消费。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学生在懵懂的时候或是在不了解银行卡的时候遭遇过有悖个人意愿的消费。而学校则是最大的始作俑者,在学校向我们推荐银行卡的时候,学校与银行之间达成的某种交易已然让学校商业化。
商业化的学校催生的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的上的落后,有时候不止是开卡在学生住宿、吃饭、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都有利可图。在我刚上学的时候,学校的食堂报给的是个人,每一个商户能租一个摊位。那个时候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是最好吃的也是花样最多的。但是当我们上大二的时候,学校突然承包给了一个公司说是专门给学生做饭的,从那以后学校的食堂得到了全面的翻修,菜价不断的上涨,重要的是饭菜真的不好吃。学生们宁可天天吃面包、泡面,也不愿意去吃食堂的东西。而学校面对着重新装修的食堂,相对干净的卫生环境连连称赞。拜托,食堂是用来吃饭的而不是用来参观的。当学生都快饿死的时候,学校捞钱的双手可否停止一小下?
为什么校车事件频发?为什么被开卡的事件扎堆?为什么学生的衣食住行甚至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而学校的评比已然竞争激烈?不就是学校与某个公司达成了一定的协议之后才放手的嘛。如果学校不是为了一己私利,那么校车事件就不会那么频繁。如果学校对学生负责任,不是把金钱放在首位而是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那么上千学生遭遇“被办卡”的闹剧就不会发生。要知道,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而不是挣钱的地方。学生需要的是安全和知识而不是出门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吃饭不知道能不能过完今晚。当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学校也不会存在太久,所以请暂时放下您捞钱的手。
学校正在逐渐沦为商业化,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以前我也不信,但是当我们发现出门不再安全,在学校吃饭不再安全,在学校还要成天担心自己生命安全的时候,我明白了。不是这个世界太冷酷是我们的命太软,软到实在不堪一击。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诱惑,以前校长还是一个校长。两年之后,我发现校长已经住起了洋房。3年以后我听说学校的楼塌了,校长居然买了奔驰。当这个世界成天抱怨学生太迟钝的时候,是否明白学生存活其实就已经是个奇迹了?当这个世界成天倾诉学生不如以前的时候,是否明白学生求学其实是一种“自杀行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