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的修改——写作指导课教学反思

(2011-02-16 08:22:59)
标签:

杂谈

作文的修改——写作指导课教学反思

                     华南师大附中  盖英俊                          

    2010年12月10日是我校教学开放日,我上了一节高一作文指导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学会作文修改的方法。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首先是实用性的考虑。我在批改学生的生活札记、堂上作文时越来越感到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在下降,遣词造句错漏及笔误很多,内容和中心不相吻合,记叙、说理逻辑混乱,写作越来越随意和粗放。因此想用一节课集中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精心写作,仔细推敲,形成写后修改的习惯,减少作文的失误。其次是公开课的考虑。但凡是公开课,总要有点新意,那么既要实用又能出新的当首推作文教学了。于是,借着刚刚写过一篇堂上作文的机会,手头也恰好有一些供上课使用的素材,就决定进行这样一节既是讲评作文又适当延伸至作文修改的教学研讨课。

    试讲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以文体为线索,先从通知、简短书信等实用文体入手,进行词语、句子的修改练习;接着是提供一篇议论文,选择其中一个段落,让学生讨论论据选择是否恰当,论述顺序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结合堂上作文的写作实例,就叙述线索,详略安排,中心是否突出等行文技巧让学生提出修改建议及理由。试讲后觉得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内容偏多,讨论无法充分展开,还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在备课组老师的建议下,决定围绕高一写作训练重点——记叙文来讲这节课,供讨论的作文素材仅限制在“记叙文的修改”范围内。

    正式上课时,我按照修改的范围由“词句的推敲”到“材料的选择”再到“层次的安排”为思路展开,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要以突出中心为原则,课堂讨论所用的例子全部来源于学生习作。

下课后,听课老师写下这样的教学评价:“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授课思路清晰,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让学生的写作有目标。学生讨论热烈,能从中体会到一些注意事项并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效果显著”,“教师在作文修改时非常细致,善于将学生的问题作文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学生能大胆质疑,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感谢听课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一方面又反思出本节课的诸多不足。总体而言,我觉得本节课上学生的表现比老师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本节作文课虽然讲的是修改(不是写作创作,要求文采斐然),似乎实用性(工具性)更强一些,但教师创设的语文作文情境并不充分。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文的精灵,教师想要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修改作文,学生首先要有语言的感悟能力,而教师首先要善于运用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丰富、形象和生动,要能充分地感染和熏陶学生。而本节课教师的语言欠缺表现力,造成理性分析有余,感性熏陶不足。

其次,本节课虽然很好的完成了教学计划,教学节奏合理有序,学生发言积极,但是在讨论过程中生成性问题不多;思维碰撞是有的,但没有生成特别有价值的将现有问题引向深入的“由头”,教师固然发挥了很好的核心功能和引导作用,但是给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学生独立自主的讨论一篇作文、多元开放式的探究能力尚显不足。这是值得反思和加强的。

    任何一节课,总有无限修改的空间。希望随着自己反思的深入,修改能力不断增强,也恳请各位听课的同行不吝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