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锐光教师工作室简报(4)

(2012-11-09 20:13:21)
标签:

杂谈

唐锐光教师工作室简报(4)

      11月1日,跟岗学员们的汇报课拉开了帷幕。11月1日下午林清华老师和刘玫老师分别在高一(11)班和高一(12)班讲授了《函数与方程》,11月5日上午陈智浩老师和邓登老师分别在高一(6)班和高一(5)班再次讲授了《函数与方程》,11月6日上午戴民老师和邓金海老师分别在高二(4)班和高二(3)班讲授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李少琼老师在高二(3)班讲授了《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虽然各位老师都有十多年的教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面对不同的教材版本,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七位老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最终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七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显示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例题的选择、课件的制作、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节奏的把握等等方面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亮点,充分地展现了同课异构的魅力。如,在《函数与方程》这节课,一是他们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二是在零点存在性问题的探讨上,也各有各的精彩。林清华老师是在三次函数图象上变换区间(a,b),在动态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零点存在的条件;刘玫老师是通过练习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后,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零点存在条件;陈智浩老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地发掘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内涵;而邓登老师则是探究和设问相结合,在练习中纠误,最终让学生形成对零点存在性定理全方位的认识。

    每次听完课后,我们全体学员都在唐锐光老师的主持下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已见,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和处理方法作了深入探讨;唐锐光老师就课堂引入、问题设置、知识的联系性、知识的生长点、课堂教学的亮点和节奏的把握等方面一一作了精彩的点评。大家都感觉在这样的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一方面能学到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促使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跟岗学习期间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我们对课堂教学达成了以下共识:

1.课堂教学设计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并要适当“留白”。 古人云:“力至劲则衰,思至详则漏。”教师在课堂上过分苛求面面俱到,收效未必如愿。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讲在关键处,要讲难点、讲重点、讲焦点。数学学习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应留有充足的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演算、去实践,决不能让教师变成演员,学生成为看客。

2.数学概念教学要讲清楚概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什么用?”比如在讲《函数与方程》一课要明确:为什么要引入函数的零点?其实引入零点概念是为了用函数思想来统领方程与不等式,使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观察与研究问题。数学的教学就应该能在看似零散的知识间找到一条主线,并站在系统的高度加以提升,这样的升华才是一节课画龙点睛之处。

3.“问题驱动、引发对话”远比“告诉教学”富有灵性。在课堂中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使教学目标清晰化、具体化、深入化,通过启发性提示,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启动学生主动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急于分析、讲解,而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对话,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建构新知。(刘玫执笔)

http://s7/mw690/6685e431tce0efa616c76&690

http://s10/mw690/6685e431tce0efd524789&690

http://s1/mw690/6685e431tce0f01e558e0&690

http://s1/mw690/6685e431tce0f042edfa0&690

http://s3/mw690/6685e431tce0f06471bc2&690

http://s12/mw690/6685e431tce0f086028fb&690

http://s9/mw690/6685e431tce0f0a5ac7a8&690

http://s10/mw690/6685e431tce0f1a64d03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