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八十三)
这地方静得简直空无人迹。陆荧一踏上这连个人影都没有的路,心里就嘀咕了一声。尽管圣墓山的人口不能同中原相比,可此情此景也叫陆荧暗暗在心里骂了一句。教中所有常用的典籍都收在常用的书库中,陆明烛要来看守的藏经库,里面都是些早就无人问津的故纸堆。平常这地方,只怕连个鬼影子都没有。陆明烛这哪里像是从无明地狱被放出来的模样,倒像是准备开始新一番的坐牢。
殿门未关,陆荧直接踏了进去。他叫了一声,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回荡在空寂的厅中。他又侧耳听了一下,才听见陆明烛的声音,似乎是在答应他,隐隐约约从后面传来。陆荧跨过几处门槛,转过后面的回廊,这才发现陆明烛的住处。
陆明烛躺在榻上,陆荧看见他脸色不好,刚想开口说话,就开始咳嗽,只是神色却还算轻快。
“哟,你来了。”他喉咙本来在大光明寺一战中受伤,声音毁得不轻,此时却更加沙哑了,“我不太舒服,就不客气了,你自便罢。”
陆荧皱了皱眉,伸手探探他的额头,很是有些热。
“病了?”
他说完就闻见了药香。陆明烛摇摇头道:“寻常风寒而已,你坐。”
陆荧十分自然地坐下来。在陆明烛呆在无明地狱的那段日子里,他们虽然嘴上不曾说过,可实际上已经成为相当熟识的朋友。陆荧四下打量了一番,只见周围陈设简陋,只有唯一的桌案上堆叠着许多书卷,简直陆明烛之前那间牢房没什么两样。
“啧……你是打算把自己一个人闷死在这里?做什么到这种鬼地方来,有空不如多出去走走,就算平时不愿去,朝拜圣火的日子总可以出去,没准还能碰见漂亮姑娘……”
陆明烛发出一阵笑声,边笑边咳地打断了他。
“你碰见漂亮姑娘了?”
“我不能碰见?”陆荧哼了一声,可陆明烛看出他那神采飞扬的模样有些掩饰不住,不知道是碰见什么中意的女子了,“你下次也去,也能遇见——呃。”
他陡然反应过来,住了口。陆明烛却并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可偏偏他这副假作无事的模样落在陆荧眼里就让他觉得有气。
“你那是什么模样啊?”陆荧说着说着,又开始带上那种惯常的嫌弃神色了,“知道你不爱听,你不爱听我就偏要说!你该不是这么没出息,还在想着那个差点坑死你的叶——”
“他来圣墓山了。”
陆荧愣住了,半晌才道:“你说什么?”
“他来圣墓山了。”陆明烛神色平静地转头看他,陆荧看见他褐色的眼睛没有波澜,很是沉寂,“几个月前我去过一趟三生树,看见他了。”
“呸!”陆荧跳起来,破口大骂,“你他妈的是不是疯了?他既然在圣墓山,你还有心思像个娘们一样呆在屋子里摆出这病歪歪的模样给谁看——他人呢?”
“不清楚。我后来先走了。”
“你——”陆荧只觉得千言万语卡在喉咙里说不出,一时气结,半晌只憋出一句,“你怎么不一刀砍了他?”
他以为陆明烛会回避这个问题,可陆明烛却并没有。陆荧看见他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在思索。
“他来圣墓山是做什么的——我不太在意。”陆明烛慢慢地开口,“你问我为什么不杀了他,我也觉得奇怪。当时我是想杀了他——这么说虽然丢脸,但是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想杀了他,却又动不了。后来我听见他在三生树下许愿。”
“他妈的,他许的什么愿?”陆荧谩骂一样地笑出了声,“他?在三生树许愿?你他妈的在跟我开玩笑?”
“没有。”陆明烛的声音很平静,间或夹杂着一两声咳嗽,“他许愿三生三世别让我再遇见他。巧得很,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就像你说的,明尊不会保佑他,大概也听不见他说的话。我想杀他,却没杀得了,这是够丢人的。他大约是以为我死了,”陆明烛说着冷笑一声,“可我还没死呢,活得好好的。明尊既然听不见他说的话,一切不过顺其自然,当时——也许我是害怕。不过没有下回。若是此生不再相见便罢,若是再见,不解决个中恩怨,绝不罢休。”
陆荧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喉咙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再扭头仔细看陆明烛,只见他脸上神情古井无波,一时也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假。
“嘁,你?解决?我看你连自己都解决不了。”陆荧双手叉腰,连连摇头,“依着我的性子,他若是现在还在圣墓山下,我就去找他出来,一刀扎个对穿,以绝后患。”
陆明烛微微一笑:“也是。”可他这么说着,人却并没有什么动作。
陆荧想着这已经过去数月,恐怕要找人也是很难了,其实这话,也不过就是说说而已。这些漫长的时日过去,他已经对陆明烛身上发生的事情了解了八九分。若说明教在中原覆灭,叶锦城并算不上什么关键人物。陆明烛最终所不能释怀的,无疑是叶锦城对他真情切意的欺骗罢了,这说到底,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轮不到他一个外人插手。
“好了好了,”陆荧摆摆手,“我就是来看看你缺什么不缺,没事就走了。”明教西迁已经有几年,听从东边来的商队和之前留在中原的探子们发回来的消息,中原的风声已经渐渐过去,而如今明教偏安一隅,之前大大损毁的元气也开始复原过来。教中事务忙碌,陆荧混得不错,空闲时间也不太多了,并不似陆明烛终日埋首故纸堆这般清闲。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要是再遇见那小子——”
“我要是再遇见,定然要杀之后快。”陆明烛微微一笑,那些卷发随着他歪头的动作滑落下来,竟然显得有些俏皮了,俏皮中又带着一些说不清楚的冷冷的意味,“若是你遇见了他,”他开玩笑般道,“也直接杀了,回来告诉我就是了。”
“你自己的仇,我掺和什么?”
“横竖都是死,死在谁手里,不是都一样?”
“嚯!都一样?我替你杀了人,到头来你这没出息的,兴许又舍不得,反而转头来怪我,那我可连喊冤都没地方了!”
“我舍不得?”陆明烛又是微微一笑。
陆荧歪着头打量了他一会儿。他似乎是觉得,陆明烛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与之前在无明地狱中的那副模样,不太一样了。也许是时间终究能够疗伤,他渐渐能看得更开的缘故。比背叛更不能容忍的是欺骗,既然不能容忍,那就不要容忍。他多年来不喜欢陆明烛的处事方式,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可如今陆明烛变了,他自己也变了。各自占据的极端渐渐开始被舍弃,往更能理解对方的方向上退却。
天气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了。叶思游走后,叶锦城因为之前赶路,病势复发,又因为太过伤心,足足躺了好几个月。直到前一阵接到卫天阁的书信,说是已经从任上回来,打算来择日迎娶叶秋红,他才松了口气。
陆明烛,他一日也没有忘记过,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心中越来越深刻,可师父如今已经离去,他自己也是有了徒弟的人,更有师弟师妹们,作为大师兄,他已经不能只顾着悲伤。那些情绪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三生树下风沙的气息和味道,伴随着那些古旧铜铃的清音,时时刻刻都萦绕在身边,自己亲口发下的誓言,反复回响,像是刀子一样扎得心里鲜血淋漓。他甚至想要奢望,自己不是明教弟子,三生树下的誓言,尽管出于挚诚,却并不能成真,那便好了。可是说到头来,即使不能成真,陆明烛未死,他们能再次相见,他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些情绪比之前更加旺盛地滋长,之前他疯疯癫癫那段时日,只留下了些模糊的印象,现在再想起来,竟然成了一种奢侈——因为那时的悲伤,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一日深过一日。那时他是病人,是人人不屑多看一眼的疯子,能管好自己尚且已经不错,没有人会要求他去做什么——尽管他其实早就应该做点什么。
师父,陆明烛,唐天越,师兄,师弟师妹,还有白竹,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从未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只是固执地走下去,到头来痛得哭喊,却发觉什么都已经为时太晚。
也许还不晚。这些铅灰色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压制得他喘不过气来,旧日的伤痛不止留在心里,还留在身上,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他只能咬死了牙关,跟它们抗争到底。去圣墓山,固然是他认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可即使他已经从圣墓山回来,却仍然未能减轻一丝一毫的负担——当然,他也从未认为过,去过了圣墓山,就可以心安理得。陆明烛有没有死,对他来说终究是个谜,也许此生都不能知道了。
有时候这种痛苦太过强烈,让他觉得难以再支撑下去。对不住的人太多,随便拎出一桩事情来,已经足以让他肝肠寸断,更何况在有些夜深人静的晚上,它们前呼后拥,纷至沓来,吵闹着彻底将他包围。喘不上气来的时候,多少次他的手已经放在剑柄上,甚至已经将剑刃送到脖子旁边,却终究又收了回来。
他很清楚,也许自己仍旧是之前的叶锦城,可之前的叶锦城身边的那些人,都走了。他不能再是那个彻底陷入仇恨不能自拔的人,也不能是那个在大光明寺雨夜之后心心念念想要一死了之的人,更不能是那个以疯疯癫癫的形貌作为借口而固执蜷缩在自己小小一方天地中的人。师父已经离去,唐天越、陆明烛都已经离去,这些人需要他用一生来忏悔或者怀念,可是师弟师妹还在。师父临终前口口声声的叮嘱——师父以前从没少叮嘱过,可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他还记着。当时只顾悲伤,可此时却开始渐渐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
月色渐渐移动过院墙,将墙边那些枯萎的芭蕉和美人蕉照出黯淡的枯黄。叶锦城费力地拖曳着重剑走到庭院里。尽管试过很多次,确实已经无法提起那重剑,可他仍旧觉得不死心。曾经那样沉重的织炎断尘,在他手上也照样挥舞自如。藏剑重剑武学招式,个个都有好听的名字,云飞玉皇,鹤归孤山,一招一式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手臂却再也提不起重剑——只是自己提不起倒也罢了,可如今叶九霆成了他的徒弟,尽管叶九霆已经不是没有武学根基,又是非常好的习武的料子,可他如今却无法再从重剑武学上指导他一星半点。轻剑便罢,叶九霆的重剑招式,全凭之前叶思游所授的根基,再由他自己的悟性和叶锦城从言语上的指点来加以练习,可无法手把手教导,这重剑也学出了一股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意味。
叶锦城擦去额角的冷汗,他将手支在重剑剑柄上,忍着肩膀隐隐作痛的旧伤去看那西斜了月亮。夜已经很深了,可他还是睡不着。
身后传来草木轻微的窸窣响动,叶锦城的内力大不如从前,回头去看,叶九霆已经走得很近了。十多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渐渐有了少年的身条,眉宇在青涩与稚气间徘徊。叶九霆看见他回过头来,便站住了。
“师父。”他轻声开口。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习惯了改口称叶锦城为师父。他渐渐长大,也逐渐开始将幼年那些模糊不清的事情用少年人特有的敏感整理出头绪来。大师兄——如今已经是他的师父——和陆明烛之间的事情,师父的病,旁人看师父的目光,他都能感觉得到。可师父对他来说,却不像是那些流言蜚语里的存在。叶九霆自己出身不好,从小就甚少有人细致地关心他,叶思游是一个,师父是一个,那相处短暂却有着异乎寻常耐心的陆明烛是一个。旁人对叶锦城指指点点,虽然那些话叶九霆还听不太明白,可却不由自主地产生排斥的心绪,那些说叶锦城不好的话,他充耳不闻。他模糊地知道,是师父对不起陆明烛,却对其中关窍不甚明白,也不想去问,日后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
“师父,”少年站在枯草丛中,眼睛闪闪发亮,“师父,你别弄那重剑了。以前那些武学招式,我都会了,以后勤加练习就是了。”
叶锦城心里涌上来一阵说不出来的酸楚。他知道,叶九霆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罢了。他走上前来,无声地搂住叶九霆,轻轻抚摸少年黑亮的长发。
“没事,”叶锦城的声音很低,“没事,这重剑,你一定能学好。没事,我会想办法。”
他很是清楚,算得上是自己连累了徒弟。自己的武功已经废去大半,无法手把手教导叶九霆重剑武学,而藏剑山庄上下,也鲜少有人愿意主动教导叶九霆——为着他的缘故。他之前所做的事情,以及后来的情状——流言很多,尽管表面似乎已经渐渐平息下去,可他知道,它们从来都没有消弭。人们对他彬彬有礼,君子如风,可背地里说起他,总是带着难以言喻的轻蔑和好奇。叶九霆成了他的徒弟,没有人愿意与他们走得太近,免得引火烧身。流言能够杀人,比刀剑更为可怕,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他一直意欲拜托旁人来教导叶九霆重剑武学,可其他师弟师妹们自己的功夫也很是平平,其他有能力教导的,态度却都暧昧不明,他唯恐叶九霆被人当面羞辱,思来想去,竟然无人可求。
第二日天气持续阴沉着,直到中午,就开始落下小雪来,到了午后傍晚,雪片越来越大,地上很快就薄薄积起一层。
叶锦城刚刚出门,就有下人过来,说是在杭州城听见人议论少林寺之事,因为之前似乎听见叶思游提起过相关的名号,唯恐有关,故而回来告知。
“少林寺?”叶锦城听见这三个字,心里突如其来地跳了一下。
“……那群人提起少林寺静亿大师。”
“静亿大师?”叶锦城神色变了,“怎么?”
“说是静亿大师几个月前圆寂了。”
“……啊!”叶锦城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你可曾听见到底是哪一日?”
下人说了个日子,叶锦城一听,竟然就是在师父去世后第二日。他默然无语,站在那里怔怔地想了好久,直到雪片掉落在头发上和身上,将衣服浸得半湿,他都浑然未觉。师父的墓几个月也无人洒扫,叶锦城心中不忍,却也没有办法,因为之前答应过叶思游,烧七过后一段时日,都不能去祭拜探望。师父去世前的情状,只要想起来就让他痛心不已,心中便也对陆沧海生出更多的埋怨——只是如此,在他的情绪中,仍然无法直接地将陆沧海与静亿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他们似乎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些都不重要,已经都不重要。如今陆沧海也已经跟随师父去了,无论他们在九泉之下是否相遇,是怨憎还是欣喜,是牢记还是遗忘,都已经不是活着的人能知道的。
他害怕,因为有朝一日,也许了解他与陆明烛之间故事的人,也会觉得,不重要,都已经不重要,岁月能抚平旧事,模糊对错,让是非都渐渐虚无,这对他来说,恐怕反而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可对陆明烛来说呢?受过的伤害,流过的眼泪,都终将化为如烟往事,没人记得,也没人在意,更不会有人为他鸣什么不平。
一旁的下人轻声叫他,叶锦城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吩咐派人去嵩山打听消息,看是否属实,若是属实,虽然已经错过吊唁,可也要派人去一趟。
叶锦城吩咐完了这些,才发觉天色已晚,四周夜色都笼罩下来了。他本来打算去找叶梅芳,却耽误了,此时太晚,只怕叶梅芳不见他。叶锦城转念想了想,又觉得夜深人静,倒也有好处,免得彼此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