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生活化饮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023-02-10 09:38:16)
      饮食文化包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积极开发食品文化资源,通过食品教育活动和游戏,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文化教育餐桌礼仪不仅能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开展了“饮食礼仪我懂”的育儿活动,目的是在这项活动当中让孩子们了解餐桌礼仪,进一步养成文明的饮食习惯。利用这次的活动,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将使用的餐具都换成中式的风格,让孩子们更快的加入到学习当中,再请两位家长开始搭配餐品,让孩子模拟吃饭的活动,类似于玩家庭游戏,让孩子明白饭前洗手、就座、让老人先吃等就餐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孩子回家后和父母谈谈餐桌礼仪,以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这个活动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行为,同时也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幼儿吃得科学,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得开心,吃出习惯,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孩子,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课堂真刀实枪的操练,在体验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会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每周的生活体验馆活动就成为孩子们锅碗瓢盆交响曲最期盼的时刻,也是唤醒他们浓浓的饮食制作兴趣,进一步强化饮食情感的最佳契机。在这里,孩子们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穿衣戴帽,宛如一位高级烹饪师。再加上课前老师带领他们对食物的认知,然后到实际制作中的亲自备料,最后再到烹饪成品,无不反映出孩子间的协作、配合、分工、协调等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操作意识和食物科学配比的烹饪水平。每次从“御膳房”出来,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香甜可口、亲手烹饪的饭菜和其他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做饼干、下面条、包饺子、包包子、摊煎饼、做点心、炒青菜、做披萨等生活技能,同时也学会了自我服务的能力。另外孩子们也懂得了感恩,感恩食物来之不易,感谢平日里父母、老师、食堂大师傅为自己做家务、服务所付出的辛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