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状

(2010-09-20 15:14:08)
标签:

杂谈

    by 王恺

    在四川采访渠县洪水的时候,某以深度报道著称的报社的记者一直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说,我们报社是直接送进中南海的。结果大约人家没理会他这个暗示。第二天,网络上的转载的他的稿件都是,洪水,是人祸还是天灾一类。这种挑动社会闲谈的稿件,往往很有传播力。可是背后写新闻的是什么东西啊。

    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受众,我们既然有不思考,缺乏常识,拿无知无耻当有趣,胡乱污辱被采访对象的记者,也就有盲目发泄自己愤怒的受众了。永远的简单逻辑,说洪水是因为占了河道,试问,一条河上游的降雨量是全年的一半,就算是把城市都给河道也没有用吧?这么说,真是侮辱自然。

    可是就是这样的新闻有卖点,没有任何调查。永远是传播着小道,地震是因为上游建水库,泥石流是因为缺乏预警,洪水是因为河道窄了。也是该记者,写的另一滑稽的新闻是,说洪水预警太多了,大家不知道相信哪一次。天哪,上游不断下雨,下游能只预警一次吗?侮辱自然也算了,还妄想侮辱全体读者的智力。

    所谓的深度报道,到了最后只有一种思维,政府坏,当官的坏,国家坏,制度出了问题。除了制度论这种老生常谈,是不是我们还能多提供一点维度,让我们去真正面对,去思考我们生活的社区,乡村,城市,国家,包括自然?靠骂街式的报道,能改变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