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现场
by 吴琪

受灾的东北三县从总体上来说是农业县,靠近沿岸被海啸袭击的人们,以渔民和种地的农民为主。仙台市东北部几十公里的小城石卷市,老消防员说:“几十年来从未遇见这么严重的灾难,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救命声。”宫城县牡鹿半岛和南三陆町海岸,也分别发现了超过千具的尸体。

50多岁的熊坂一家是幸运的生还者,张季风通过在东京的儿子,辗转询问到了这家朋友的安全,唏嘘不已。熊坂家住在仙台市若林区,房子离海边只有几公里。这是日本东北海岸边典型的农户家。作为长子的熊坂留在了家里,守着父母尽孝,同时也要守着祖坟和代表家族传承的家纹。“家”这个概念是日本特别强调的文化,长子继承家业,让每个家族的徽章世代相继,如果没有儿子,年老之后可能会考虑让女婿入赘。

这里的人们有着户均1.2公顷的土地,机械化程度很高,农忙

(2010-09-20 15:14)
标签:

杂谈

    by 王恺

    在四川采访渠县洪水的时候,某以深度报道著称的报社的记者一直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说,我们报社是直接送进中南海的。结果大约人家没理会他这个暗示。第二天,网络上的转载的他的稿件都是,洪水,是人祸还是天灾一类。这种挑动社会闲谈的稿件,往往很有传播力。可是背后写新闻的是什么东西啊。

    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受众,我们既然有不思考,缺乏常识,拿无知无耻当有趣,胡乱污辱被采访对象的记者,也就有盲目发泄自己愤怒的受众了。永远的简单逻辑,说洪水是因为占了河道,试问,一条河上游的降雨量是全年的一半,就算是把城市都给河道也没有用吧?这么说,真是侮辱自然。

    可是就是这样的新闻有卖点,没有任何调查。永远是传播着小道,地震是因为上游建水库,泥石流是因为缺乏预警,洪水是因为河道窄了。也是该记者,写的另一滑稽的新闻是,说洪水预警太多了,大家不知道相信哪一次。天哪,上游不断下雨,下游能只预警一次吗?侮辱自然也算了,还妄想侮辱全体读者的智力。

    所谓的深度报道,到了最后只有一种思维,政府坏

(2010-07-22 02:11)
标签:

杂谈

by 李鸿谷

 

    这个标题本来是三联的封面标题,可惜最后我们无法破解唐氏格局,也即无法证明他的成功的“低级”——我的同事说,飞机场候机厅电视里的那个秃头,沙哑着嗓子说:“砍掉成本,砍掉成本……”才是低级成功学啊!当然,由此标准看,唐骏不仅不低级,甚至可谓高级了,他毕竟还微软与盛大过啊。但将标准放置在唐氏“打工皇帝”坐标下,“低级”还是成立的。

 

    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文凭,对唐骏重要还是不重要?

    

标签:

灾难

杂谈

分类: 现场

by 葛维樱

    1秒内,高1200米左右的山峰突然降下,形成巨大的泥石巨龙。首先滑行500多米冲上对面山峰,将半山腰的房屋直接铲起。“轰的一声,像大爆炸一样,石头都是往上飞。”王明珍的家离这时的龙头还有不到100米,“我眼看远处的邻居还在洗头就不见了,对面的山要冲过来了。”她拉着婆婆正要逃,“也就是几秒钟,山体突然拐了方向。山下的村子全都没了”。巨龙这一次做了90度转角,“像混凝土搅拌一样冲了1000米”,覆盖了山腰山脚的37户人家。



    尽管救援部队已经开始采取防疫措施,也越来越严格禁止外人进入灾难现场。武警仍并不忍心真的把寻亲者完全隔绝,“虽然防疫形势很严峻,可是谁都知道,我们不可能给他们救出亲人了,在这里看着,起码有一点点安慰作用也

(2010-06-11 13:07)
标签:

杂谈

by 李鸿谷



    1984年,寒假。在郑州转车回家,要等8个小时,去趟少林寺,时间够。从郑州到登封的长途汽车上,我第一次看到“黄土高坡”,极目所尽全是黄色,偶尔还能看见一两扇窑洞,绿树是没有的。北方当年的冬天,岂止是肃杀。

    这回去少林寺,最多只能在树缝里见着一点曾经的黄土底色,变化是大。

&

标签:

杂谈

By 李伟

当了10年记者,第一次对采访对象发火。
那是在富士康南门外的一个小饭馆,用地沟油做的菜已经摆上桌子。我最后的采访对象是两个20出头的普通工人,也就是最基层的操作员,他们的流水线负责把钢板压成机箱。
当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他们才刚刚下班。把我激怒的原因是,这两个家伙很放肆的挑衅我的同事。我最后失去了耐心拍桌子走人。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陆晴在华强北站站在雨里打了半个小时的车,我头天半夜才赶到深圳,心理还在盘算着明天熬夜到几点才能交差。
他们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恶意,无非就是还没度过青春期的男生,想要在女孩儿面前张扬一把,开粗俗而不合时宜的玩笑。他们来自农村,家里都比较穷,最多上到中专。他们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干不好,会被线长辱骂、罚站,每个月拼死拼活只能有2000元的收入。脸上挂着不屑,其实内心敏感而自卑。

陆晴在广场上采访工人。一个女工说,流水线上工作时间长了,就希望零件往下掉,只有弯腰捡东西时才感到轻松。工人们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新来的吧。
老T比我大一岁,家在安徽农村。小时候家里穷,11岁才上小学,没钱买鞋穿,上的是三流大学,在

(2010-06-02 00:08)
标签:

杂谈

BY  王恺

没受过都市报训练的我一向不敢于做灾难,可是很多时候身不己,唯一安慰自己的方式是,看,这个工作多好,各种灾难都能碰到,老的时候写回忆录至少不愁没话说。

周日早上江西火车出轨,因为我所在的南昌和那里不过间隔100多公里,所以没选择地去了。

炎热,困倦,无聊,完全没有动力,一路上想自己在这个星期日下午四点的处境的荒诞:家里人住院,朋友不断电话诉说自己的困境,我被像猪仔一样被出租车司机卖了若干次还没到现场,明天一早还要交稿,这是个什么世界啊?

为什么,在一个晴和的午后,我要去江西一个从没听说的地方,看一列火车如何出轨?上回在俄罗斯的时候,飞机失事找不到合适的人采访,我被莫名其妙地带到一个俄罗斯小伙子的郊区的学校里,转了三趟车。他是所谓的东欧问题研究者,一问问题,立刻明白也是个空头学问家,可是我不能对不起自己转了那么多车啊,继续昂然地问了下去,一边问,一边觉得命运的荒谬,怎么就来带俄罗斯,和这奇怪的人,问奇怪的问题,说空洞的话?

摄影师小蔡同学在旁边笑,那刻,他和我有同样的想法。

火车出轨的现场和08年的地震现场有的一拼,警察依然在阻拦记者,我

(2010-05-21 21:02)
标签:

杂谈

 by葛维樱

 

昨天采访商丘一位检察官,无意中闲聊,他居然告诉我李功见死了。李功见是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我来三联实习的时候,第一次出社会部硬新闻的稿子,就是来到商丘的某县某村,去做一个把女儿的冰冻尸体挂在北京三环广告牌上的男人的故事,这个男人就是李功见。

 

我当时以初生牛犊的精神,带了一个像素只有一百万的奥林巴斯数码相机。这里照照那里照照,居然这些照片都被采用了。我现在有些不忍心看自己幼稚的稿件,生怕在冷不丁看见,还原李功见忧郁有些涣散的眼神。记得当初我让他抱着骨灰盒,站在那个大冰柜前面,他低着头,我就按下了快门。为什么我要照这样一张照片?我已经忘记了。也许我只是想说明,李功见在各部门的劝说下,终于把冷冻多年的女儿的尸体从冰柜中取出火化了。那个小女孩长得非常可爱,脾气刁蛮,和大人一言不合就往外跑,就这样被人掐死扔进了井,叫李美妮,妮是河南人常见的对小女孩的爱称,李功见很大年纪才娶上老婆,他老实木讷,但是极爱女儿,怕孩子掉下床,他就一腿搭在地上,半个身子拍着孩子睡了两年,到哪里都要给女儿买漂亮的头饰和衣服,这个小姑娘照片里的衣服鞋子都那么光鲜亮

标签:

杂谈

By  李伟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当中校副舰长L跟我说这句话时,我们已经聊了两个小时了,录音笔已经录满。当我整理录音的时候甚至没法确定他的语气。舷窗外发出“次次”的声音,那是前甲板的130主炮在做检视,这个58吨的大玩意转动一次要消耗一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量。
L已经当了5年中校了,其实两年前就该升上校。那时候他在上海给首长当秘书。他拒绝了晋升,因为一旦升上去就不能回头当舰长了,因为舰长也是上校团级。当舰长,是这个39岁男人的少时梦想,他已经为此奋斗了20年。
L几年前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当观察员,他在利比里亚首都看到,300万人没水、没电,大街上到处是扛着枪的老人、孩子、甚至妇女。他说,没主权还谈什么人权?
L的经历颇具传奇性。高中毕业后从军,后来考上军校,学的是技术。毕业分配到了闽东的“西伯利亚”——福建一个鸟不拉屎的荒滩上,距离最大的城市温州还要搭两天车。后来被首长看中干了10年秘书,然后又通过总参考试,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做观察员,在40多个国家挑选武器人员,指挥他们干点小仗,然后根据表现发钱。
你可能会被这个家伙的外表迷惑,有点白胖,像是个银行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连载

by 李伟

 

    永恒的利益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曹操出兵攻打孙权,两军在濡须口对峙。第二年,孙权突然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派出都尉徐详找曹操“请降”。曹操当即“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一个以孙权“请降”为前提的各自为用的临时同盟,戏剧性地结成了。敌人与盟友之间完成了一次对换。
    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近2000年前,孙权已经这么做了。
    刘备入川后,地跨荆州、益州,实力大增,诸葛亮的“隆中战略”已经初步形成。刘备集团在西北地区取得了连续胜利,占据汉中,迫使曹操后撤长安。随后又接连占领了房陵和上庸,营造东进之势,与在荆州的关羽遥相呼应,给曹操在南方的重要据点襄阳以重大威胁。这时不仅曹操已经感到了刘备的压迫感,孙权感到刘备关羽的威胁已经超过了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的曹仁,并且留下兵防备东吴的吕蒙。不知地利的于禁和庞德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围困,让关羽大获全胜。关羽和孙权关系不好,扬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