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银行五大城市尝鲜养老储蓄,利率略高于五年定期
(2022-07-30 15:51:59)
标签:
转载 |
2022年7月30日09:23第一财经
银保监会和央行今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称,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银保监会指出,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鉴于试点银行系统改造需要一定时间,试点开始时间为2022年11月左右。
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是我国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养老第三支柱体系迫在眉睫。当前,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理财产品均已试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养老储蓄试点基于我国公众储蓄偏好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与养老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基金产品等形成补充。而此次率先尝鲜养老储蓄的五大城市,代表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开展养老试点的相关情况,将为未来养老储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四家银行五大城市 将成为养老储蓄“先行军”
养老储蓄即将开启首轮试点。此次金融监管部门首选四家大型银行及五座城市作为“
先行军”,在市场人士看来,将有利于相关试点业务的稳妥开展和平稳有序推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区域,代表了不同发展程度城市的相关情况,因此可以为后来的试点推进积累丰富的经验。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亦认为,本次试点城市涵盖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而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丰富,存量客户群体庞大,在四大行率先进行养老储蓄试点,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具有养老储蓄需求的居民,最大限度地方便更多的居民办理养老储蓄业务。
“在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总结试点经验教训,适时增加试点产品规模,并将试点扩大到其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养老储蓄的需求。”董希淼表示。
“这些区域亦是第三养老支出积极的先行者。”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在试点批复的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及人社部亦会考虑各地对于相关业务试点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相关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试点城市与此前已开展的养老理财试点城市大多有所重合。根据此前银保监会的信息显示,广州、成都、青岛等地是当前养老理财试点的地区。目前,这些地区养老理财试点亦平稳运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相关养老理财产品亦受到投资者青睐。
存款期限更长,利率略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
银保监会的通知指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据了解,定期存款除整存整取外,还包括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通知存款以及大额存单等,但在时间方面,普通定存期限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期,因此养老储蓄的存款期限更长。
此前市场担忧,目前银行储蓄没有长达15年、20年的产品,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定价具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回报太低,百姓可能不愿意存;但如果回报太高,又受制于资产端的回报,会超过养老理财产品收益。
周毅钦表示,此次银保监会给出了养老储蓄的利率范围,因此养老储蓄的利率不会出现当前3年与5年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这将给首批投资客户较好的感观,以促进相关试点的推进。但养老储蓄产品由于是单利计算,实际上从最终收益上可能明显低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
从长期来看,曾刚表示,养老储蓄的收益率亦将比5年定期存款更有优势。养老储蓄未来将成为个人养老账户中的投资方向之一。随着个人养老账户体系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该账户将享受税收递延等相关优惠政策,这将直接体现在养老储蓄的收益率上。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当前银保监会已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在前期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把税延扩大到保险产品、理财、养老金、银行储蓄等领域。
此外,董希淼建议,下一步试点还应进一步丰富养老储蓄产品,优化期限结构。还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流动性管理的措施,如遇到储户生病等情况提供部分提前支取以及存单质押等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多元化需求。
首批试点共400亿规模 养老储蓄增长空间有多大?
养老储蓄首批试点,金融监管部门将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这意味着未来一年的试点过程中,4家银行共计有400亿元的养老储蓄规模。
有银行人士表示,首批试点规模与首批养老理财试点的规模保持一致,监管层意在让相关试点稳步推进。但随着试点的平稳运行,预计未来金融监管部门将视试点相关情况,在进一步推进试点范围时将会适度提高养老储蓄的相关规模。
《通知》要求,试点银行应当严格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开展业务。落实储蓄业务和个人账户管理相关要求,依法合规办理特定养老储蓄业务,不得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同时还要求试点银行应当做好特定养老储蓄业务风险管理,充分评估风险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有效防控风险。
不过,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从总体上看,养老储蓄产品规模增长空间可能不大。其中,银行体系资金本身具有“借短贷长”的特点,长期限的养老储蓄降低了存贷期限错配,但由于很难提供对应高收益资产,预计长期养老储蓄的收益率也很难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养老产品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实际上,养老储蓄是一种特殊品种存款,为低风险偏好客群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产品期限比较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增加一种本息有保障的投资选择。
养老储蓄试点基于我国公众储蓄偏好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与养老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基金产品等形成补充,切实发挥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更好地为养老领域提供丰富多元的金融服务。
作为超长期限存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那么它与普通存款有何不同?两者相比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存款期限更长。从产品类型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收益可能比五年期存款要高一些。目的也是引导微观主体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养老保障方面,更好的促进商业养老体系的建设,让百姓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二是,税收方面优惠。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
这意味着,老百姓不仅可以通过试点银行直接购买养老储蓄产品,还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养老储蓄,并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是用养老账户上的钱来购买产品可能会有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这显然和普通储蓄存款有很大区别,它是专款专用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相关领域中去。”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又有何不同?
(1)整存整取是指开户时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到期时一次性支取本息的一种存款方式。整存整取存款本息可以在到期日自动转存,也可根据客户意愿到期办理约定转存。
(2)零存整取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零存整取储蓄方式可集零成整,具有计划性、约束性、积累性的功能。该储种利率低于整存整取定期存款,高于活期储蓄,可使储户获得比活期稍高的存款利息收入。
(3)整存零取定期储蓄指在存款开户时约定存款期限、本金一次存入,固定期限周期分次支取本金的一种个人存款。这种存款方式,适合通过存款获取收益但同时又有稳定现金流需求的储户,这种方式可以用于每月支付生活费等固定支取计划。
从风险的角度来说,试点期有大行加持及存款保险制度护驾,养老储蓄产品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但从收益来说,产品最长期限达到20年,这也是目前传统存款产品所没有的定价期限。目前,近期发售的储蓄国债,三年期和五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35%、3.52%。大额存单方面,某国有大行在售的3年其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25%,由于10年、15年、20年期限的资产较少,短期内较难有对应高收益资产,所以从定价的角度,储蓄国债、5年期定期存款可以提供一定的定价参考,预计10年、15年、20年期限的利率基本上是较5年期边际上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