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电影赏析
(2012-03-02 13:35:27)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关于我的原创 |
《岁月神偷》电影赏析
故事以一个八岁孩童的视角展现了一幅老香港的岁月风情图,诉说了一个鞋匠家庭的辛酸、快乐和涅槃。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一个关于梦想,关于爱和信仰的的故事,儿童视角的运用赋予影片无限的魅力。开头一个八岁小孩罗进二观赏金鱼并偷走鱼缸和一只小龟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然后小孩偷走东西就往家里跑,顺势介绍他的爸爸是一个靠做鞋为生的人,而他的母亲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接着被大伯抓走被迫理发做实验时介绍他的大伯和奶奶。就在此时,奶奶告诉他,想跟亲人团聚时,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填到苦海里,把苦海填满的时候才能跟亲人团聚。此时,一个纯真无邪的孩童感染了我。接着介绍他的哥哥,此时影片运用的是一个对比蒙太奇,弟弟在课堂上被老师说科科差,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而他的哥哥罗进一此时在运动场上获得金牌,镜头交叉出现,即表现了哥哥的优秀,又表现了弟弟的天真烂漫和可爱。接着说到哥哥的女朋友芳菲,只是简单的介绍,这为下面她的富家女身份埋下伏笔。
影片的整个基调给人一种回忆的感觉, 既然讲岁月,讲回忆,为了点出“岁月是最大的小偷”这个主题,最重要的,就是故事需要有一个时间上的跨度,否则,在讲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就不能体现出“岁月是小偷。当我看头一个小时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很好,故事节奏合适,爱情故事虽然很琼瑶但是却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但是到了90分钟的时候我以为电影到了尾声了。但是,故事按照原有的节奏继续,再过20分钟,哥哥死了。其实以影片当时给我的感觉,电影至少还有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才会结束,因为整个故事跨度不够长,只是在讲一小段时间里面罗家发生的变故。结果接下来的剧情绝对让我大跌眼镜——老二瞬间长大,老爸莫名其妙的死了,只在旁白交代了一句,然后影片结束。当时看到这里我有一种瞬间石化的感觉:“岁月神偷,偷了什么?这完完全全只是在讲一个人得了血癌经过不屑努力与病魔抗争之后还是于事无补的故事啊!感觉结尾有点太仓促太草草了事的感觉。而且结尾的那道彩虹虽然增添了一点浪漫,但却有点落入俗套。
其实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还是很成功的。除了上面我提到的结尾的一点瑕疵之外,片中塑造的亲情,爱情,兄弟情还是很触动人心的。
在表达爱情这个主题上,影片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一种是进一和富家小姐青涩美好的初恋,和那几次犹豫不决最终蜻蜓点水似的一吻,也许每个人的初恋都有过这样美好的片段,刻骨铭心的所有的第一次岁月很难从我脑海中偷走吧。初恋过程的美好和结局的惨痛,时间这把利器割开了心上的伤口,但是又给你缝上了最好的接口。一种是婚姻中的相濡以沫。鸡眼,一个小小的细节,展现了平凡夫妻的恩爱。在片刻的闲暇中丈夫为妻子所做的那双新鞋,上面还有两朵花,还在一朵下面镂空是为了鸡眼透气用的。这种看似平凡的感情实则是爱情的最本质。
亲情,在剧中也体现到了极致。当弟弟意识到哥哥死亡来临时狂奔回家却发现家门紧锁而失声痛哭的镜头,让人揪心。
我觉得这部影片除了情还有一些励志色彩。台风的来临将罗家的房子吹得支离破碎,爸爸双手紧紧扣住房顶,大喊:“要保住这个顶。”意思是说只要保住这个房顶家就还会在。在大儿子病后,家里生意开始不好了,为了招揽生意,妈妈重新把家里的招牌刷上红色油漆,还说人总要信。在妈妈去医院看儿子时,穿上丈夫做的鞋子,还给鞋子起名,一只叫难,一只叫佳。她那种心态就是一种生活的信念。
当然,影片除了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之外,在一些制作手法上也是很完美的。首先是画面,在哥哥第二次跨栏跌倒时,那以后,色彩变了,从原先的黄色暖调逐渐减淡;故事发展到一半时台风来了,色调转向蓝灰,哥哥病发。本片中的音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配乐起到了双关的作用,画外音不单准确地烘托了里面人物的情感,也指明了当时的时代:喜欢翻唱西方轻摇滚的六十年代。上世纪60年代流行摇滚乐队Monkees的老歌《I
《岁月神偷》这部充满文艺色彩的影片,让90后说:“电影拍出了现实的残酷,人们的无奈,也给了人们希望。”80后则说:“《岁月神偷》中,我看到了我的父亲。”比起这些感叹,70后更多的是生活的感悟:“有种叫做家的感觉荡漾在影片里,直指人心。”五六十年代生的人则不尽唏嘘:“如果生活不那么艰难,也许可以挽回很多。”
岁月神偷,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