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融经济
金融经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68
  • 关注人气:4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银账户公开,富豪榜都得变

(2014-06-11 09:51:13)
标签:

瑞士银行

富豪榜

分类: 银行

瑞银账户公开,富豪榜都得变
文/董希淼


       5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关于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协议,承诺将向其他国家交出在瑞士银行的外国个人账户详细资料。这意味着,号称全球最保密的瑞士银行业,不再无条件地为客户保护个人隐私。
  与国家在政治上维持中立一样,严格为客户保密,在瑞士银行界曾是一项不可挑战的神圣原则。这种近乎苛刻的保密传统,与瑞士银行历史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从欧洲各国逃到日内瓦。为保护他们带来的大量钱财,瑞士银行家们开始建立保密制度。
  保护客户隐私,是银行的天职,本也无可厚非。过去的几百年,瑞士的大小银行一直严格奉行这一原则,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从匿名账户到私人存储窗口,以及对泄密的严惩,手段层出不穷。永远的政治中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吸引了各国政要、明星和土豪们纷纷投怀送抱,瑞士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但同时,瑞士也是全世界逃税的乐园和洗钱的天堂,饱受争议。
  其实,瑞士银行业迫于国际压力,在此之前已经悄然对客户账户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松。2009年,瑞银集团向美国出具了约5000名美国客户的秘密账户数据。而去年5月,瑞士政府宣布放松先前不可触碰的保密法律,允许本国银行分头与美国政府就银行帮助美国客户逃税达成和解——这其实已经是变相地调整瑞士银行的保密条款。而今年的这次放松,比之前的措施来得更全面、更彻底,是一种“决定性”的举措。
  这样的结果,看上去似乎“喜大普奔”:
  首先,奥巴马要乐了。美国政府一直对瑞士银行业的保密法律进行严厉指责,瑞银集团尽管采取了妥协措施,但是帮数以千计客户躲避美国税收,2009年还被美国处以7.8亿美元的罚金。美国是一个全球征税的国家,今后美国人恐怕得主动申报瑞士银行账户的资产和收入了,否则将更得不偿失。
  我们要恭喜奥巴马先生,因为他的政府荷包将会更鼓了。不但美国,一直对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耿耿于怀的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等,想必也将露出开心一笑。
  应该说,这次交换账户信息协议的签署,表明了国际社会在共同推动税收征管合作的意愿明显加强,这将有助于打击全球范围内的税务欺诈和偷税漏税行为。
  其次,贪官们要哭了。瑞士银行业管理着高达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这些庞大的资金,除了逃税的土豪之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各国的政要及其亲属,尤其是一些独裁国家的领导人,如主宰国家几十年的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共同签署协议的,除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4个成员国之外,还有新加坡、中国等13个国家。新加坡与瑞士类似,同样也是全球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而中国的加入,也让国人对惩治国内腐败充满期待。
  再次,富豪榜要变了。形形色色的富豪排行榜,福布斯全球排名也好,胡润富豪榜也罢,每年推得很是热闹。其实,这些排行榜依据的主要是富豪们的公开资产。而那些“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富豪,隐匿在世界各地比如瑞士的资产,又有谁知道?
  瑞士银行账户的信息要是公布,发布富豪榜的小编们够忙一阵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隐形富豪,说不准要跃居排行榜前列了呢!而港台电影上常见的那句“请存到我瑞士银行户头”的台词,以后恐怕也得改改。
  不过,上述的三个变化,目前还未能完全都实现。其实,瑞士这次承诺与相关国家进行银行账户信息交换,暂时还限于税务方面的考量。正如瑞士银行家协会所说:“只要所交换仅与税收目的有关,瑞士的银行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自动交换信息。”也就是说,瑞士放松银行账户保密要求,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基于打击逃税的目的。
  但不管怎么样,瑞士这次的做法,已经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金融经济》2014年第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