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什么不重要,怎么炒很重要
(2011-03-03 15:00:54)
标签:
财经 |
分类: 证券 |
只要在一定的低位保持足够仓位,耐心持有,减少操作,跑赢指数成为赢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炒什么不重要,怎么炒很重要
洪章
炒股,究竟是“多动”好还是“少动”好,一直以来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没有统一答案,今后也不会有。
假如投资者能成为股市里的“章鱼哥”,精准地预测未来大盘和个股的高点和低点,并做到高点出、低点进,无疑将成为短线操作的高手,这样的投资者“多动”绝对要比“少动”好,但问题是迄今为止中国股市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章鱼哥”。
即便明知道自己不具有“章鱼哥”那样的本事,但不少投资者还是不甘心上上下下“坐电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短线操作去争取超过长线投资的收益。那么结果怎样呢?我们来看个实盘。
“多动”不如“少动”
去年11月30日是投资者G进入股市正好半年的日子。5月28日,G首次入市并投入资金35000元,当天上证指数收于2655.77点。打入资金后,G按照事先选定的目标先后建仓中国北车、中国石油、宝钢股份和工商银行等4只股票,剩余资金407元。后来,G为了增加收益,加快了操作频率,又是买进卖出,又是追加资金,整天为股市和股票忙碌、紧张。至8月26日最后一次投入资金止,G投入股市的总额已达到10万元。
紧张忙碌了半年有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呢?截止11月30目收盘,笔者发现G共持有7只股票,市值合计101964元,资金余额617元,合计102581元,比投入总额增加了2581元,涨幅2.58%。若以首次入市之日算起,上证指数在此期间上涨6.19%,G跑输指数3.61个百分点;若以最后一次注入资金之日算起,上证指数涨8.32%,G跑输指数5.74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G半年来的“多劳”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多得”,那么假如G投入资金买入股票后选择持股不动,既不换股也不买卖,以首次投入35000元买入4只股票持有至11月30日这一区间计算,G资产涨幅为3.82%,虽跑输指数2.37个百分点,但却胜出频繁操作1.24个百分点;若以最后一次投入资金之日算起,买入股票后持有不动至11月30日涨幅为3.07%,虽同样跑输指数5.25个百分点,却也能胜出频繁交易0.49个百分点。“多动”的结果不仅未能跑赢指数,而且不如“不动”。
炒股“硬伤”在哪
“多动”的初衷是希望取得超过“不动”的收益,但结果为何适得其反?通过半年来对G操作的逐笔跟踪,笔者发现,其中的“硬伤”主要有二:
一是操作次数太多。炒股与从事其他行业不同,收益大小与操作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倒是时常出现“勤者被懒笑”的尴尬局面。自G首次投入资金之日起至11月30日,期间共有123个交易日,其中G发生过交易行为的有45个交易日,占总交易日的36.59%,也就是说G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交易日里进行了买卖操作,交易总次数达到了103只次(包括买入和卖出),其中最多的一天交易了6次。然而,如此不停地“多动”最终还是未能跑赢指数。反之,如果“少动”甚至“不动”,G的投资收益无论从首次投入资金算起还是从最后一次注入资金算起都将超过“多动”。
二是换股频率过高。在全部123个交易日里G操作过的股票多达26只,这些股票不乏日后表现抢眼的牛股,问题在于无论是G高抛的股票在日后出现低吸机会,还是在高位买入后出现深幅调整时,G都未能采取二次建仓的策略逢低买回或补仓“旧股”,而是选择并不熟悉的股票开了“新仓”。至11月30日收盘,G持有的7只股票全部为新品种,首次建仓的4只股票都已不翼而飞。操作结果,不仅被熟悉的牛股赶下了马,而且被陌生的熊股给套住。
重在解决“三难”
炒股,谁都希望跑赢指数、成为赢家。如果能在筹码不变的同时使资金多出来或在资金不变的同时让筹码多起来,这样的短线操作无疑是正确的操作,能作这样操作的投资者也无疑是市场里的高手。但假如因为频繁操作,或在筹码不变的同时账户里的资金反而缩水,或者在资金不变的同时账户里的筹码反而减少,这样的短线操作则是完全错误的,不仅影响收益,还会搞坏心态。经验一再表明,在看不准指数方向,踏不准个股节奏的情况下,不操作还真是最好的操作。要达到这种境界,关键是要在操作中解决好“三大难题”:
一是解决好保持仓位之难。投资者大多有这样的矛盾心理:既希望在大盘和个股下跌前减仓以回避调整风险,又希望在大盘和个股上涨时不踏空。实际上,这样的好事普通投资者很难轮得到。一些投资者一心想成为股市里最聪明的人,只要市场内外一有风吹草动就迫不及待地选择减仓,然而,当回头发现自己做错后不得不在更高的点位以更高的价格把卖出的筹码买回来,“正差”不成反而做了“反差”。解决办法:不耍小聪明,只做老实人,只要股市总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对股市整体向好的判断保持不变,就不轻易动摇持股的决心。
二是解决好抓住牛股之难。有的投资者虽然当大盘处于相对低位时能保持足够的仓位,但因为频繁操作、经常换股,一涨就卖、一跌就买,结果常常出现卖出的是大牛股,买入的却不涨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段时间过后,再来看这些股票的价格就会大吃一惊、后悔莫及。解决办法:对持有的股票特别是那些长线仓位,无论市场内外的环境怎么变化,各类媒体如何看待,所持股票涨跌如何,都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耐心持股直到相关个股到达自己预设的价格时再卖出。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大牛股赶下马。
三是解决好高抛低吸之难。炒股的人个个希望高抛低吸,实际操作时高抛低吸也不是完全做不到,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操作。如果股价已到达预期的高抛位置时还想卖更高的价格,到达预期的低吸位置时还想买得更低,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很难操作好股票,取得理想的收益。实际上,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知道大盘和个股精确的底在哪里、顶在何方,但却能做到在下跌时买入、上涨后卖出,越跌越买、越涨越卖。只有独立思考、力排干扰,按计划操作,才能真正做到高抛低吸并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达到获得的目的。
由此看来,炒股真的是“炒什么不重要,怎么炒很重要”。投资者只要做到在一定的低位保持足够的仓位,耐心持有,减少操作,跑赢指数成为赢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炒股其实就这么简单。
(《金融经济》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