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物件栏目:那些可以扔进垃圾箱的电子产品

(2011-05-22 11:30:37)
标签:

杂谈

那些可以扔进垃圾箱的电子产品

文/Richard May

(本文刊登于《新西湖》杂志2011年第5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清晨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这样的一副情景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吧。仔细想来貌似也无非是前几年的事情,但回想起来却显得有些遥远和陌生了。现在,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一定会选择打开电脑,查查邮件、读读订阅的RSS。而我作为一名伪geek+商科学生,清晨的头等大事便是看FT和Engadget投递过来的邮件,在一番“嗯”、“哇”、“哦”之后,不免会有些科技催人老的感觉。

这些年华老去的电子老将,有的也许会随着更新换代继续在数码时代继续焕发青春,有的只能永远的走入历史。

 

 

显像管电视机

虽说很多家庭都购置了平板电视,可保留一台老式的显像管电视也成了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出于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另一方面4:3的尺寸相比16:9的大平板更适于观看我国的电视节目。“平板电视是不是电视”的争论一直存在,我以为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而更重要的是电视使用方式的变化。有了机顶盒、高清播放器和电脑,内容来源的多样和数字化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电视概念,这么来看我们现在的电视其实更应该叫做“显示器”。现在众多厂商开始给电视加入视频播放功能,甚至是在线点播和网页浏览,但出于实用方面的考虑,这无非都是在为这个超大的显示器增加卖点,并无什么进步可言。而苹果Apple TV和罗技Revue这两大标志性产品的推出,更是指明了电视作为“显示器”存在的残酷现实。总之,传统电视终将要退出,但快于慢就要取决于个人的需求了。

接班人:平板电视、家用投影机

 

 

收音机

比起电视,我想收音机的命运要悲惨的多。相信各位读者,家里有收音机的不少,但真正花时间去听的不多,更多的时间是当作背景音。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听广播无非在于几种情况:1、听路况;2、开车、坐车怕寂寞;3、无聊之余打发时间。难怪广播一度随着电视的普及而销声匿迹,又随着汽车的普及而兴旺起来。收音机正是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状态,多它觉得没用,少它又觉得缺点什么,可还是终究不得不从主流世界里渐渐淡出的。

接班人:mp3、手机、网络广播、卫星广播(有条件的话)

 

 

影碟机

想当年,XX VCD和XX DVD的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在那个电影匮乏的年代,拥有一台影碟机,买上几张美国大片坐在家里看电影,是很多老百姓必备的娱乐项目。时至今日,商场和农贸市场周边依然有“要盘不?大片!”的声音萦绕。对很多中国人而言,买盘看盘都是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终究网络还是来了,BT出现了、迅雷出现了、电驴出现了,很多人认为,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把全天下的电影都看了,而且比买盘还能省下好几块……于是,碟机顺理成章地被淘汰了,还连带着可怜的电视一起遭殃。

接班人:高清播放器、电脑、MP4

 

 

卡片相机

不知不觉数码单反机身都跌到了2000元,外加一个“狗头”也就是不到3000元,几乎与稍好的卡片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曾几何时,卡片机凭借其轻巧的体型和绚丽的外观独霸消费级相机市场,彻底把胶卷相机推入了历史。而随着手机摄像头的水平提升和单反相机的降价,卡片机的市场无情的被二者挤压了。相比携带一个数码相机,人们更愿意掏出手机随意拍;而对于远足旅行的人们,平易近人的消费级单反相机成了不二之选。同时一批标榜准单反的相机纷纷涌现,我想这正是预示着小型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

接班人:准单反相机、手机

 

 

家用摄像机

不同于上面几位的平易近人,家用摄像机自打出生的那天起就是个奢侈的东西。从录像带时代一步步走来,家用摄像机似乎只在前几年的“DV热”中繁荣了几天,随后便又销声匿迹了,归根结底还是个不实用的东西。实在没有几个家庭用户需要拍摄超过半小时的视频短片,所以家家必备的数码照相机自然而然的就顶替了家用摄像机的位置。随随便便一台卡片机就能拍出高清画质的短片,而且随着存储科技的急速进步,原有的存储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了。另外,手机拍摄功能的不断提升也直接抢夺了DV的生存空间。2010年下半年以来,各家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具备高清摄像素质的机型,价格上也是相当平易近人,最低的不过1000出头。并且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携带手机的习惯和现在手机的轻薄化,用手机拍摄也更加符合基本的习惯。这样看来,DV仿佛已然走入了历史。

接班人:手机、数码相机

 

 

台式电脑

大块头的台式电脑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家中的第一台电脑不但机箱大,显示器也是老式的CRT,一张桌子能占去一小半。伟大的科学家们把屏幕拍扁了、把机箱缩小了,而且把笔记本电脑乃至平板电脑带入了我们的生活。除了游戏狂人和专业人员,相信很多人保留台式机的目的跟我一样,为了那一个大大的屏幕,而大屏幕通常非常不利于阅读文字。这样想来,台式机只能沦落成高清播放器了。其实不如好好利用起家里的平板电视和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就完全可以退休了。同时也可以省下一块空间,毕竟在房价动辄2万/平米的城市里,摆个大家伙的成本太高了。

接班人:家庭媒体中心、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