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午跟一家D轮融了上亿美金的公司总裁聊天,他感慨说别人看我们很好,我们自己内部知道自己到处都是坑,补哪个都不容易:技术,产品,后台,似乎每个都有问题,有的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明明知道长期拖下去会成为肿瘤也无法立刻现在痛快的割掉。
深有感触,创业公司的孩子们可能觉得公司有很多问题,管理不完善,很多事情一团糟,但这就是跑的快的代价。野蛮生长,在中国这样惨烈的竞争环境中,跑的快在公司成长期往往可以掩盖很多管理上的瑕疵和问题。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地方。
丁哥常常跟公司的员工反复讲的一个观点是,在这个年代,必须要快速试错,一旦发现某个方向可以突破,需要的是轻骑突进,然后大部队尾随。
所以,你看实际上常常团队看到的是丁哥自己经常会尝试新方式,新方向,然后团队再快速学习跟进。有时候,团队会因为缺乏经验而不够自信,自信不够自然就会畏战,这就需要领导人去疏导和引领。
我说几个例子,丁哥两周前正式启动服务网红的项目-网红商学院。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沿着内容-社群-变现这样的经典模型,先做内容,比如先经营微信公号和网站。但是当时微信公号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而网站因为中国现在坑爹的备案政策-20天等待更加遥遥无期。
既然内容滞后,那就社群先行!这是一个奇兵,我告诉团队,必须在三天内完成首期150人的会员招募。不仅如此,会员还是必须经过我们的审核,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价值观的成员。比如微商在我们这里的审核就很严格。因为我们期望我们的会员氛围是热爱分享的氛围,而不是想找代理,简单卖货。
这些条件的限制,团队最开始没有底气的;但丁哥觉得我们真心为网红行业服务,在风口上问题不大,所以大家也就扬鞭跃马,目标完成也就顺理成章。
同样,当我们在做商学院第一次线下活动的时候,我们邀请了微博副总裁程昱,博洛尼蔡明,秒拍商务总监何金凯,网红刘雯闻等众多行业大咖,决定场地后留给我们准备时间只有五天,团队非常担心准备时间不足。我告诉他们没问题,事实上,我们当时已经有了商学院接近300个人,传播力是巨大的。我们在四小时内就把100张票销售一空。
昨晚上开会时候,团队会问是不是公司应该有个六个月或者一年的规划,这个问题在我遇到一些想投资我们的投资人时候也会问。我基本认为这个问题很蠢,所以都拒绝回答。丁哥给团队画了一张图,列出哪些业务的发展可能性,但对于时间节点这样的所谓规划我觉得在今天这个年的缺乏必要性。互联网永远就只看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的规划都是徒劳的。往往,不管在业务层面还是服务层面,我要求的都是我自己身先士卒跑在前面,但是一旦有所突破,就把业务移交给运营团队。
是不是快速推进就能忽略服务呢,以创业中不可避免遇到的坑来自我麻醉呢?当然不是,我们必须在服务上也要跟上。
比如我们严格要求,每期150人满了之后,就结束报名等待下一期。有很多人都托我私人是否可以多拉进去。但事实上,我们在这件事情是很严格的。同样是500人,分成3个群管理,当然要比1个群要更花时间。但是我们觉得一个社群,邓巴数原则是我们遵循的,150人正好,这可以让大家最充分的交流。
在商学院线下活动中,因为咖啡厅只能容纳100人,所以我们就只卖100张票,超过一张都不卖。为此丁哥还得罪了几个朋友,一个国航空姐的朋友为此还很生气,以为我是故意不想帮她忙。
每天我们商学院的院长会在群里面让会员给自己的服务打分,这个我也从来没要求过,完全是因为团队对服务方面有着偏执狂式的执着。
在这个年代,风口让我们跑得快,服务让我们跑得远!所以创业那些坑,我们怎么也要填上!想跟丁哥交流的加:dingchenling77想加入网红商学院的勾搭院长:wanghongmba
丁辰灵
微信号:
ding_chenling
简介:时尚和生活方式社区阿母斯黛创始人!天使投资人,投资企业互联网公司imo,手游公司天上友嘉等,峰瑞资本投资人。国内知名互联网电商专家,DCCI评选的科技自媒体30人之一。致力于研究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社会化营销等,是强生,中青旅,联想等知名企业的互联网顾问和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