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交通运输部新政看北斗导航2013

(2013-01-15 10:15:45)
标签:

北斗

gps

导航

地图

交通

    还记得不久前在微博上讨论起北斗导航的问题,我的态度是“北斗在未来,机会很大,成不成就看今年”。2013年1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要求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2013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北斗车载终端。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启动的第一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由交通运输部与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计划用2年时间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等9个示范省市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撑平台,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近期交通运输部将结合春运检查工作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移动的特点,目前90%的卫星导航民用用户集中在交通运输系统。2012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各示范省份在用的旅游包车、大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更新车载终端的,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所有新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自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进入示范省份运输市场的以上三类车辆及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凡未按规定安装或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北斗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精度高,可双向通讯及双向定位,也就是不但能够让你自己知道所在位置,还能将你所在位置通报给需要知道的人,或者说,在有权限的前提下,你也可以随时知道其他人的位置。尽管目前来看,北斗定位精度高于GPS系统,但北斗系统整体布局的效率与GPS仍有一定差距,北斗计划到2020年以35颗卫星覆盖全球,而GPS仅用24颗卫星即完成全球覆盖。

 

    北斗从多年的军用和行业用市场开始向民用进军,除了国家安全因素的考虑,也有其市场背景。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北斗一代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为50至60家,年产值为3亿至4亿元人民币;而GPS导航终端2011年的总销售量突破4500万台,产值接近700亿元人民币,参与企业超过6800家。由此可见,北斗的成长空间相当广阔。

 

    2012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已经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预测符合增长率20%的前提下,如果北斗能达到10%的市场占比,2014年就能达到170亿元以上的产值。加上政策杠杆和行业门槛的助力,还可以形成更加乐观的预估。不过,北斗系统进入民用,是否真的能够成功破局,以下三个因素非常关键:1、民用级权限开放和安全性的问题;2、终端配套水平和配套效率问题;3、系统迭代和应用开发的问题。

 

    从长远看,采用北斗系统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最为深远。

 

    不过,北斗系统从2003年底第一代正式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数大约在10万,主要应用在国防安全领域,以及一些特定行业如渔业、气象、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其中渔业应用最广,占比超过60%。这次交通运输部启动的示范项目,也只是从2003年开始的一系列行业应用的延伸,真正要走入民用终端市场,还有一定距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化进程还是有一定的属性约束的。

 

    这么多年一直看北斗,一直等北斗,根据目前的进展情况,估计要到2013年底,北斗才会有明显的起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