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耿鸿武:2023中成药集采提速扩面将进入快车道

(2023-01-24 10:58:12)
分类: 媒体观点

 

原创 耿鸿武 CHN药招联盟 2023-01-24  

 

过去一年,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动作频繁。尤为瞩目,2022年99日,湖北省医药价格招采网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 (2022年第1号)》,共涉及29省和新疆建设兵团(除福建、湖南),16个类别42个产品。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是继国家药品采购办公室、国家高值耗材采购办公室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采购办公室”,此举标志着中成药的集采进入到全国联盟带量采购的新阶段。

2023年中成药集采有了三种形式

国家医保局曾明确指出“按照国办发2号文件以及探索的情况来看,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包括中成药的大品种纳入集采,这是制度性的要求”。由于中成药集采的复杂性,之前的试点和探索主要集中在省地市层面,如2020年青海、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初涉带量采购;2021年湖北19省联盟、广东6省联盟开始进行联采试点。以上的集中采购虽然影响很广,但依然是地方层面的推进,所涉及的品种和厂家均有限,对行业来说心里的影响远远大于市场的实际影响。

此次中成药全国联采的开启,相当于宣布过去三年国家医保局在仿制药领域推进的“全国+省级”两级平台、“全国联采+省际联盟或省级单独采购+地市级集中采购”三级操作的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框架在中成药领域开始全面落地。这无疑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启,相信在过去三年国家组织药品7批和高值医用耗材3批带量采购实践的基础上,加之湖北和广东联盟的经验总结,中成药国家组织的带量采购一定会开创出行业的新的局面。

各种试点方案规则各不相同

湖北省19省联盟创造了既往中成药联盟带量采购参与省份规模之最,此次集采共有157家企业参加,涉及17个产品组182个产品;本次集中带量采购采用双信封的招标方法,综合评议与带量竞价相结合、AB分组、按照降幅进行价格评价和定分量、设置了“复活机制”、分报量和确量两个阶段、尊重临床自主选择。本次集采企业中选率达到62%,产品中标率为53.88%;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

广东6省中成药跨区域联盟集采共有275 家企业参加,涉及132个品种共663个产品;本次集中采购进行了剂型合并,按服用总天数占比将企业划分为分AB两个采购单,分拟中选和备选;要求按日治疗费用报价,实行Po和全国最低价双限价,梯度报价P1P2,要求P1降幅≥1%P2降幅应≥P1且大于等于11%;按照降幅定约定量每降价1%获得5%预采购量;规定中选要求的降幅比例,非独家产品拟中选要求降幅在前50%,独家产品拟中选要求降幅在前70%或降幅≥21%。本次集采企业中选率63%,产品中标率为54.45%;中选价格平均降幅32.5%;最高降幅90.9%。

从湖北和广东纳入联盟带量采购目录的品种看,多是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品种,如:清开灵、蓝芩、醒脑静、百令、生脉、复方丹参、血塞通、银杏叶、康莱特、连花清瘟、尿毒清、肾康、痰热清、喜炎平等。

20227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医保办发〔202211)分带量联动和带量谈判两种方式进行带量采购,其中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64个药品纳入带量联动,联动全国各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价格水平,按照带量分包的方式,通过购销双方互相选择,确定中选药品,实行带量采购;市场竞争相对不足的20个药品纳入带量谈判,根据全国各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价格水平,制定药品成交参考价,通过邀请议价、量价挂钩的方式进行带量谈判。动态联动全国各省级及省际联盟药品带量采购中选结果。采购周期均为2年,采购协议每年一签。北京此次中成药带量采购坚持了过往北京集采双向选择、低价中选、价格联动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先入围再报量、用平均价做比较梯度分量,即与平均水平相比,每差距增加1倍,约定任务比例减少10%,最多减少50%

同年8月,山东省发布《第三批药品(中成药专项)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涉及1567个产品,主要以口服药为主,包括血塞通、血栓通、百令、至灵、金水宝、银杏叶、血府逐瘀、活血止痛、华蟾素、舒血宁、康复新、复方血栓通、健胃消食、接骨七厘、参麦、银杏酮酯、杏灵、小金;注射剂有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山东方案不同于北京方案的简单易操作,首先将企业分成两组。按照市场占用率的高低,对申报企业划为两个评审组,按申报企业各挂网产品累计服用总天数,占比由高到低累计达80%的申报企业为第一评审组,其他申报企业第二评审组,若申报企业少于3家,全部并入第一评审组。其次采用综合评议法,报价得分占60%,市场占有率得分占40%;产品质量不加分只减分,重点强调了关注产品生产环节。第三,差额多家中选有复活机制,未入围的有效申报企业,若为外省集采中选企业,其申报价格低于外省集采中选价格10%及以上,且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和山东省平台挂网价的,确定为备选企业。

因材施策克服中成药集采难点

2023年中成药带量采购一定会进一步扩大提速,也会有更多省份或联盟会加入到中成药带量采购试点的行列中。然,中成药不同于西药仿制药一致性质量评价的质量控制指标清晰明确,其质量不仅受生产因素影响,还有很多复杂的影响要素,如中药材产地、中药有效成分、中药炮制、制剂工艺、辅料、包装、贮藏条件、运输等,目前部分国家标准中的质检指标难以完全代表一个中成药“真实”的产品质量,这使得中成药集中采购中质量评价始终是个难题。

国发2号文早已经明确集中带量采购因材施策的原则,“要明确采购质量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临床使用综合评价体系”。由此可知,首先是需要有“大数据”,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信息化技术的同步发展;其次临床使用的指标体系的建立。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过程会分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为试点阶段,即国家鼓励各地进行试点尝试,这两年湖北、广东、北京、山东的中成药集采都属于此范畴;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即实行分类采购、一品一策,探索产品技术评价标准,如综合评议中以市场占有率、报量的多少、排名情况等作为技术评价的替代性指标,且逐渐形成行业共识,并固化,并平衡好价格、技术在综合评价中的占比,2022年之后的一段里都将处于这个阶段,2021  11 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执行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颁布的首批160个中药配方颗粒统一标准正式实施,中药配方颗粒或许成为中成药联采中最有条件进行带量采购的品种。;第三阶段采用大数据客观性指标进行科学评价。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